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林口县

林口县

1939年置,属吉林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林口县。1945年划归合江省。1949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


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属牡丹江市。面积 7184.7 平方千米。人口44.8万。辖9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林口镇。地处老爷岭和张广才岭交接的峡口地带,森林茂密,有“森林之口”之称,故名。汉以前称肃慎,唐初为黑水都督府所辖,清乾隆五年(1740年)为三姓副都统辖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吉林行省依兰道所辖。1939年设林口县,治今址。原属吉林省,1945年属合江省,1946年属绥宁省,1949年改属松江省,1954年改属黑龙江省。原为省直辖,1956年划归牡丹江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3年属牡丹江市。境内群山起伏,地势四周高,中间略低。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农业主产玉米、大豆、小麦、稻、烤烟等。工业有烟草、石材、机械、仪表、橡胶等。图佳铁路、201国道经此。为“八女投江”英雄事迹发生地,建有八女英雄纪念碑。


猜你喜欢

  • 上都

    ①即上京。京都的通称。东汉班固《两都赋》:“实用西迁,作我上都。”②对陪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北齐以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为下都,称京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为上都。唐宝应元年(762)以

  • 乐业县

    1935年析凌云县北部地区置,属广西省。治所在乐业乡(今广西乐业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北隔南盘江与贵州省相邻。属百色市。面积 2617 平方千米。人口14.9万。辖2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同

  • 强川堡

    金置,属葭州。在今陕西佳县北七十五里。后废。

  • 珞黄山

    在今四川江津市东北珞璜镇。《方舆纪要》卷69江津县: 珞黄山 “在县东六十里。下有珞黄镇。《巴中记》 谓之东穷峡”。

  • 坡里

    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定水镇乡北坡里村。清光绪年间,义和团聚众围攻这里的天主教堂。村名。在山东省阳谷县西北部。属定水镇。人口 1340。此处地势低洼,易积水,四周村民来此耕作,如临下坡,故称此地为坡里。主

  • 封门山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1封川县: 封门山 “在县 (今封川镇) 东北二十里。峰峦秀蔚,两崖如门”。

  • 豪石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铜州。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隆盛镇。贞观八年 (634) 属容州,十一年 (637) 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境。属铜州。十一年

  • 阿速江

    即今黑龙江省东南、中俄界河乌苏里江。明《辽东志》卷1:阿速江在“(开原)城东北二千六百里。源出古州百山, 北流入松花江(黑龙江)”。

  • 中古州

    北宋置,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乡西。崇宁四年(1105)改置格州。

  • 太朴遗址

    在今河南郏县西四十六里太朴寨村。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5米。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出土大量陶器,有鼎、罐、纺轮。石器有斧、凿、镰等。1953年春出土春秋青铜器一百九十余件,其中有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