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
周代姬姓国。为鲁附庸。在今山东金乡县南偏东三十五里。《春秋》:隐公二年(前723),鲁国卿“无骇帅师入极”。即此。
古国名。西周、春秋封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南。《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年):鲁“无骇帅师入极”,即此。灭于鲁。
周代姬姓国。为鲁附庸。在今山东金乡县南偏东三十五里。《春秋》:隐公二年(前723),鲁国卿“无骇帅师入极”。即此。
古国名。西周、春秋封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南。《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年):鲁“无骇帅师入极”,即此。灭于鲁。
在今四川洪雅县西南七十里。《舆地纪胜》卷145嘉定府: 呵吒山 “在洪雅县西四十里。有石院,一巨石周回刻罗汉一百八身”。《方舆纪要》 卷72洪雅县 “竹箐山” 条内: “县西百里又有呵吒山,岩石雄峻,
在今江苏南京市北长江南岸。《晋书·刘牢之传》: 东晋元兴初,“ (刘) 敬宣劝牢之袭 (桓)玄,犹豫不决,移屯班渎”。《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班渎在新洲西南。”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北长江南岸一带。东晋元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单柱石。1935年公布名称为立沙礁。1947年改名立威岛。
在今江西进贤县北。《方舆纪要》卷84南昌府进贤县:三阳水在“县北六十里。上源在县西,曰南阳、洞阳、武阳,合流经此,故曰三阳。又东北入鄱阳湖。李琯曰:进贤县之水惟以鄱阳为统会,而水之经则曰三阳”。
传说为黄帝都城。在今河南新郑市。《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集解》:徐广曰,“号有熊”。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水经·洧水注》 引皇甫谧《帝王世纪》云:“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
北宋元符二年 (1099) 筑,属庆阳府。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南。金废。
亦作南陵水。即今海南省万宁县南太阳河。《舆地纪胜》 卷126万安军: 湳陵水 “在万宁县西南二里”。
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建,在今陕西咸阳市南渭河上。因与长安城西便门相对,又称便桥。唐时亦名咸阳桥。是汉、唐时期由长安通往西域、巴蜀的交通要道。唐末废。北宋景德二年(1005)重修,后毁。明改为浮桥。
北宋置,属翁源县。在今广东翁源县东北。明嘉靖《翁源县志》:“古大富铅场,去今县东一百二十五里。”
即今辽宁盖州市东南八十里万福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盖平县:“万福庄距盖平县治东南约一百里。在往庄河县道路上,户数一百二十, 人口约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