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松溪县

松溪县

北宋开宝八年 (975) 改松源县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松溪县。以松溪为名。元属建宁路。明、清属建宁府。民国初属建安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60年与政和县合并,改名松政县。1962年复置。1970年又合并为松政县。1974年再设松溪县。


在福建省北部、松溪上游,邻接浙江省。属南平市。面积 1040 平方千米。人口15.8万。辖3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松源镇。原为五代杨吴处州之东平乡,王闽攻取置松源镇。南唐保大九年(951年)得闽地,升镇为县,县治在今县东北旧县,属永安军。北宋开宝八年(975年)迁治今址,因城东南松溪为名改置松溪县,属建州。元属建宁路。明、清属建宁府。1913年属北路道(次年改称建安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9月属第一专区(1950年3月改称建瓯专区,9月改称建阳专区)。1956年属南平专区。1959年改属福安专区。1960年与政和县合为松政县。1962年复置松溪县。1970年再次与政和县合为松政县,属南平专区(1971年改称建阳地区)。1974年再度复县,属建阳地区(1988年改称南平地区)。1994年属南平市。地处闽西北中低山丘陵地区,为武夷山东延余脉。松溪流贯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富林、矿资源。农产有稻、甘蔗、花生、烟草、茶叶、大豆等,并产笋干、香菇及梨、柿、桃等。矿产有大理石、钨、铁、云母、萤石等。工业有食品、森林采伐和加工、造纸、水泥、农机。古迹有湛庐山、白马山及宋九龙窑遗址。


猜你喜欢

  • 傿县

    亦作��。西汉置, 属陈留郡。 治所在今河南柘城县北三十里远襄乡。 东汉为��县。 西晋废。古县名。傿,又作��,通

  • 磁湖镇

    北宋置,属大冶县。在今湖北黄石市西北。

  • 范村

    ①在今河北涿州市西南。《宋史·徽宗纪四》: 宣和四年 (1122) 童贯伐辽至雄州,令都统制种师道等分道进兵,“丁亥,辛兴宗败于范村”。②即今浙江杭州市西南梵村。《清一统志· 杭州府二》: 范村 “南

  • 乌尔堪河

    又作乌尔罕河。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为结雅河上源支流。《清一统志·黑龙江》 “阿尔奇河”条下:乌尔罕河“在(黑龙江)城东北一千六百三十里,俱西南流入阿尔奇河”。河口有乌尔堪屯。17世纪中叶,沙俄殖民主义

  • 玉虚观

    在今湖北兴山县东。《清一统志·宜昌府》:玉虚观“在兴山县东香溪侧。唐天宝中建,有明皇御赐题额”。

  • 板步镇

    北宋置,属真阳县。在今广东英德市东北桥头镇板铺村。

  • 郭坊

    即今福建上杭县治。南宋乾道三年 (1167)上杭县由钟寮场 (今上杭县北中寮) 徙治于此。

  • 方岩山

    在今浙江永康市东三十二里方岩镇南。《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方岩山“高二百丈,四面如削,驾飞桥石梯而登绝顶,二岩相峙为关,上有亭曰透关亭, 自亭而入,地皆平衍,约数百亩。中有池,池侧又有井、岩、石、泉

  • 半城镇

    即今江苏泗洪县东南半城镇。《清一统志·泗州》:半城镇“在州东北一百十里。商贾辐辏,居民稠密,附近河潮。本朝乾隆四十二年,添设州判驻此,巡私缉匪,兼管水利”。在江苏省泗洪县东南部,东濒洪泽湖。面积26.

  • 故陵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高坪乡 (故陵场)。《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为落牛滩,径故陵北,江侧有六八坟。庾仲雍曰: 楚都丹阳所葬,亦犹枳之巴陵矣,故以故陵为名也,有鱼复尉戍此。” 此故陵,据任乃强 《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