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杨桥镇

杨桥镇

①在今江苏武进县南杨桥村。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阳湖县图:南有杨桥。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武进县南有“杨桥镇”。

②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北四十一里黄河南岸杨桥村。北有杨桥口,为黄河津渡处。清于此设镇。


(1)在河北省大名县西北部。面积53.1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桥,人口 2700。杨姓建村桥旁,故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有制砖、榨油等厂。大和公路经此。(2)在安徽省安庆市郊区西部。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溪桥,人口 1540。地以桥名。1949年设杨桥乡,1958年改为杨桥公社,1979年由桐城县划归安庆市郊区。1983年复设杨桥乡,1986年置镇。产大豆、稻、油菜籽、茶叶、柑橘、梨、桃、石榴、枇杷、杏等。有农机、化肥、水泥、印刷、塑料、服装、家具等厂。为市西北丘陵地区和附近湖区农副产品的集贸市场。为杨新公路起点。安枞公路经此。(3)在安徽省临泉县东北部。面积59.7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桥集,人口 7300。以集西跨杨河建有桥故名杨桥集。1948年设杨桥区,1958年改杨桥公社,1983年设杨桥镇。1992年刘大罗庄、七里桥三乡并入。产小麦、玉米、大豆、甘薯、芝麻、生姜、薄荷等。特产“杨桥贡柿”。有蔬菜脱水、农副产品加工、砖瓦等厂。102省道、临阜公路经此。(4)在江西省分宜县西北部、杨桥河畔。面积144.8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桥街,人口 7870。村东杨赤水有石桥,因名杨桥。1951年设杨桥镇,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复设镇。为县粮食、油茶重点产区,盛产苎麻、鲜鱼。有煤矿及农机修造、建材、陶器、食品加工、建筑等企业。上分、三杨公路经此。古迹有状元桥、杨桥。(5)在湖南省邵东县东部。面积51.3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桥,人口 2870。初属邵阳县九区,1956年分为杨桥、杨塘二公社。1966年合并为杨桥公社,1984年改乡,2000年置镇。主产稻、油菜籽。有轴瓦系列厂。有省道穿越全境,有公路通双峰。(6)在湖南省衡东县东部。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杨桥,人口 2570。相传明代杨、林二姓于此合建石桥得名杨林桥,1949年改名杨桥,故名。1952年为杨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9年东烟乡并入置镇。境内多山丘,为县用材林基地。产杉木、油茶、油桐、蚕茧、茶叶、药材。矿产有煤、银、锰、铅、锌、石灰石等。有煤矿、锰矿和农机、印刷等厂。有圩场。株衡公路经此。境内凤凰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7)在四川省仪陇县中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骑龙场,人口 3100。镇以白杨桥名。1952年建骑龙乡,1958年为骑龙公社。1980年更名杨桥公社,1984年复乡名,2000年建镇。产生姜、花生。有造纸、发电、养殖等企业。仪达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风穴山

    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北。《明一统志》卷30南阳府:风穴山“在汝州东北二十里。上有风穴。宋李廌有诗。吴几复隐此。旧有吴公祠、读书庵、雅才亭,俱废”。

  • 穿山场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七十六里柴桥镇穿山村。产海盐。《方舆纪要》 卷92定海县 “管界寨”条下: 有 “长山、穿山二盐课司”。清并长山入穿山。即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东南穿山。元、明、清置盐课司于此。

  • 阴谷口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北汉江畔。《资治通鉴》:唐天祐二年(905),朱全忠攻襄州,“命(杨)师厚作浮桥于阴谷口”。胡注:“按《旧史》,阴谷口在襄州西六十里。”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北汉水畔。唐天祐二年(905年

  • 云亭江

    即今江西泰和县南珠林江。《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云亭江“在泰和县南。一名缯水”。《清一统志·吉安府一》:云亭江“源出赣州兴国县界,有二源, 自梁口西北流一百里至县境沙村合流,又自县南株林口入赣”。

  • 城南驿

    明置,在今广西全州县南。《方舆纪要》卷107全州: “城南驿旧在州南。洪武二年迁置于广山下,去旧驿十里,正统中改置于城北朝京门外之江次。”

  • 童家坊镇

    即今江西玉山县西北童坊乡。《清一统志·广信府二》: 童家坊“在玉山县西北六十里。地接徽、饶”。

  • 猴场

    即今贵州瓮安县东北草塘镇。因镇南一小山如猴,故又名猴场。1935年1月 1 日中国共产党在此召开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肯定了黎平会议根据毛泽东的主张通过的在川黔边建立新的根据地的决定,决定强渡乌江,建立以

  • 忒里葛山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南部洮儿河上源北特尔根山。《金史·宗浩传》载,宗浩自泰州(今黑龙江洮南附近)率军北伐广吉剌、合底忻等叛部(其地皆在今呼伦湖、贝尔湖东),“至忒里葛山,遇山只昆所统石鲁、浑滩两部,击走

  • 车里克河

    即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库尔契利克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伊犁河既会察林西北流百里而近径托博罗尔山南,又西北流径布喀岭北,凡百余里,车里克河自南来入之。”

  • 三山矶

    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三山矶“国朝陈尧佐泊舟三山矶”,即此。《明史·地理志》 繁昌县:“又三山矶在东北,滨江。”明置三山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