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河
在今湖北安陆市东北。清同治六年(1867)东捻军大败淮军于此。
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东北。清同治六年(1867年)东捻军大败淮军于此。
在今湖北安陆市东北。清同治六年(1867)东捻军大败淮军于此。
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东北。清同治六年(1867年)东捻军大败淮军于此。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北。《清一统志·潞安府》 “霜泽寨”条下:中村寨“在县西一百里,接沁源县界。俱明嘉靖十一年筑”。
在今山东莒县东二十里。元于钦 《齐乘》作 “屋漏山”。《方舆纪要》 卷35莒州 “焦原山” 条下: 屋楼山 “以重叠耸秀而名”。
亦作峪口、洳口。即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北峪口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6三河县图: 北有茹口。清 《畿辅舆地全图》 三河县: 洳口镇在 “县北四十里”。
在今江西修水县西。《清一统志·南昌府二》:杉市“在义宁州西一百里杉木寨。明洪武八年置巡司,弘治十七年移置州西崇乡,今裁”。在今江西省修水县西。明属义宁州。
一名大关岭。即今福建尤溪县南大官岭。《寰宇记》卷100南剑州尤溪县:分枝岭,“按《县图》云,南至泉州德化县尤岭为界,岭上有分枝树,其树一枝向南,一枝向北, 以树枝分二州之界”,故名。
在今江苏涟水县西南。《明史·河渠志一》:嘉靖三十一年(1552),总河副都御史曾钧上言:“刘伶台至赤晏庙凡八里,乃黄河下流,淤沙壅塞,疏浚宜先。”
①周王城。在今河南洛阳市西王城公园一带。《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 (前549),“齐人城郏”。杜注: “郏,王城也。”②春秋郑邑。后属楚。即今河南郏县。《左传》:昭公元年(前541) “冬,楚公子围使
即今山西交城县西北惠家庄乡。清光绪《交城县志》 图: 县西北有惠家庄。
在今山东平阴县北。清光绪间义和团首领邢兆陆、邢兆复兄弟率众在此焚毁教堂。在今山东省平阴县北。清光绪间义和团首领邢兆洛、邢兆复兄弟率众在此焚毁教堂。
清宣统元年 (1909) 置,属延吉府。治所在和龙峪 (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 和龙 “地名和龙峪”,因名。1913年改属吉林省延吉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1940年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