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杜陵

杜陵

西汉宣帝刘洵的陵墓,在今陕西长安县(韦曲镇)东北十五里甘寨村北。《汉书·元帝纪》:“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三辅黄图》卷6:“宣帝杜陵,在长安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鄠、杜间,故葬此。”唐杜甫旧宅在其西,故甫自称“杜陵布衣”。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伍村北。是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原为秦代设置的杜县辖地。西汉元康元年(前65年)春在杜原上营建陵墓,遂改杜县为杜陵县。墓形如覆斗,顶部平整,四棱角斜线分明,高29米,每边长约175米。其南侧有清代祭祀碑石十余块,多因风雨剥蚀,字迹不清,惟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立“汉宣帝杜陵”一碑尚清晰。陵园四面墙垣正中各辟一门。北门和东门在1983年秋进行了发掘,西门和南门也进行了试掘和钻探。唐李白《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即指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柳泉

    ①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北柳泉乡。为津浦铁路柳贾支线的起点。②在今山东宁阳县西十里。《方舆纪要》 卷32宁阳县: 柳泉 “南流入洸河”。《清一统志·兖州府二》谓柳泉 “俗名柳子沟”。③在今河南镇平县东十八里

  • 龙跃泉

    即龙泉。在今山西代县西北。《方舆纪要》卷40代州:龙跃泉“在州西北二十五里。《水经注》谓之云龙泉”。

  • 建威城

    ①在今甘肃成县西北。东汉末所置戍守处。《三国志· 蜀书 · 诸葛亮传》: 建兴七年(229),“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自出至建威,(郭) 淮退还,遂平二郡”。即此。②在今青海贵德县东黄河北。《后汉

  • 步北泽

    在今四川盐源县南。《汉书·地理志》 定莋县:“出盐。步北泽在南。”

  • 保定巡抚

    明正统十年 (1445) 命侍郎巡抚保定等处,但尚未专设。成化八年 (1472) 从居庸关中分顺天巡抚地为两巡抚,其西巡抚保定等府,驻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统辖保定、真定、河间、顺德、大名、广平六府

  • 西沧州

    ①唐贞观六年(632)以处党项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境。八年(634)改为台州。②唐置,为羁縻州,属安化州都督府。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后废。

  • 省章城

    在今青海平安县西小峡口。清乾隆 《西宁府新志》 卷7: 省章城 “宋筑之以控制要害”。

  • 帝原水

    亦名西河、清水河。即今陕西榆林市西榆溪河。源出榆林市北刀兔海子,东南流至榆林市东南入无定河。《汉书·地理志》: 上郡肤施县有帝原水。《水经·河水注》: “帝原水西北出龟兹县,东南流,……又东南注奢延水

  • 诸葛瞻父子墓

    在今四川绵竹市大西门外。蜀汉后主炎兴元年 (263) 冬,诸葛亮长子诸葛瞻及其孙诸葛尚,与魏将邓艾大战于绵竹关,均战败殉国,就地安葬。《清一统志·绵州》: 诸葛瞻墓 “在绵竹县西门外”。墓前石碑正中阴

  • 厉阜

    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北五十里。《水经·潍水注》:潍水“西有厉阜,阜上有汉司农卿郑康成冢,石碑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