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朵颜卫

朵颜卫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属大宁都司。朵颜卫又称“五两案”,即蒙古兀良哈部,元时此部一支由漠北徙居朵因温都儿(今洮儿河源索岳尔济山)、搠儿河(今绰尔河)一带,后置朵因温都儿兀良哈千户所领之,其首领为蒙古开国功臣兀良哈部人折里麦后裔,降明后于此置朵颜卫。永乐间改属奴儿干都司。宣德、正统年间南徙至山海关、古北口一线之北(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东南老哈河旁红山镇附近发现有“朵颜卫都指挥使司祖茔碑”)。嘉靖后期,朵颜卫大部隶属俺答弟老把都(巴雅思哈勒)所领哈喇嗔(喀喇沁)部,后遂与哈喇嗔部混合。明末归附后金。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牧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绰尔河流域。因朵颜山得名。宣德、正统以后南迁至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以南及河北省北部长城外。16世纪中叶后依附于蒙古喀喇嗔(喀喇沁)部。


猜你喜欢

  • 细沙溪

    在今湖北宣恩县东,为忠建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82东乡五路安抚司: 细沙溪在 “司东二十里。自施州界东门山流经此,下流入龙平溪”。

  • 尼扎尔

    在今西藏类乌齐县驻地热扎卡东尼扎一带。藏语意为闪烁朝圣地、光辉圣地。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 南源寺

    在今安徽歙县南长陔乡。《清一统志·徽州府二》: 南源寺 “在歙县长陔。唐太和年间建,寺后有五峰,前有三瀑布。朱子尝书 ‘新安大好山水’六字镌石壁”。

  • 东平陵县

    西汉置,为济南郡治。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平陵城。因扶风有平陵,故加“东”字。西汉在此置铁官。东汉为济南国治。《后汉书·灵帝纪》载:建宁三年(170),“冬,济南贼起,攻东平陵”。即此。西晋改为平陵县。

  • 宛委山

    一名玉笥山。又名天柱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吴越春秋》 卷6: 大禹 “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即此。

  • 营州卫

    明置营州左、右、前、中屯卫,属大宁都司。皆在今河北省东北部。左屯卫治顺义县 (今北京市顺义县),右屯卫治蓟州 (今天津市蓟县),中屯卫治平谷县 (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前屯卫治三河 (今河北三河市)。清

  • 铁干镇

    即今河北深泽县东南二十五里铁杆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5深泽县图: 东南有铁干镇。

  • 龙川

    ①在今福建龙岩市南。《方舆纪要》卷99龙岩县:龙川“在县城南。受汀州上杭及延平大田诸溪水,合大小池历龙,至县西,会罗溪、筋溪诸水,环绕城南。至县南三里,汇为石鼓潭。又东经观音座山下,汇

  • 都金州

    唐置羁縻州,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温泉县 (今越南河宣省咸安)。后废。唐置,治今越南宣光省咸安。辖境相当今越南境内明江下游地区。后废。

  • 番须口

    在今陕西陇县西北五十里。《后汉书·来歙传》: 建武八年 (32) 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袭略阳,“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