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河南卫辉市东北三十里上乐村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边马驶及上乐村,距汲城三十里”。
唐贞观十七年改平陵县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元和志》卷10全节县:“本是隋末土人李满率乡人据堡,赡以家财,武德二年归国,于堡置谭州及平陵县, 以满为谭州总管。贞观元年废谭州,县属齐州
唐贞观三年(629)置,为羁縻州。领契丹、室韦部落,隶营州都督。神龙初改隶幽州都督。治所阳师县寄治于良乡县之故东闾城(今北京市房山区境)。后废。唐贞观三年(630年)以室韦、契丹部落置,侨治营州(治今
一名九峰山。在今安徽泾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19宁国府: 承流山 “在泾县西南四十里,俗传窦子明尝隐于此。以其为陵阳令,故山因以名”。《方舆纪要》 卷28泾县: 承流山 “有群峰回环,耸秀甲于一邑。
北宋崇宁五年(1106)升澶州置,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濮阳市及濮阳、南乐、清丰等县地。金改为澶州。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升澶州置,治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
①即今河北石家庄市。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获鹿县图:东有石家庄。光绪《获鹿县志》卷2:石家庄在“县东三十五里”。②在今宁夏灵武县南。《清史稿·刘松山传》:同治九年(1870),广东提督刘松山镇压回民
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为易水支流。《水经·易水注》:女思谷水“出西南女思涧,东北流注于易,谓之三会口”。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山下。西汉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东汉初省入余杭县。东汉末复置,属吴郡。迁治今杭州市。南朝梁太清三年 (549) 为临江郡治,寻废郡。南朝陈祯明元年 (587) 为
即江卡宗。治所即今西藏芒康县。又称江卡宗。1950年由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嘎托。1960年与盐井宗合并为宁静县。1965年改名芒康县。
即今浙江永康市东北四路镇。《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四路口隘“在县东北六十里,与东阳县接界。《闻见录》:自永康趋东阳,出四路口长户坑,为往来之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