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洞
①在今河北承德市东、承德县北仓子乡附近山上。《清一统志· 承德府》: 朝阳洞 “在府东南三十七里。石窦嵌空,横贯山腹,深二十余丈,广二丈余。其东高盈丈,西半之。晓日初生,光射石罅,隔山可见朝阳,义盖取此。洞内外小佛祠各
②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千步沙南。清许琰 《普陀纪胜》: “南阳洞在几宝岭之尽处,复洞转折,面临东洋,海涛时吼其下,观旭者多登焉。”
③在今贵州贵阳市南二里。爽垲可供游赏,下有龙泉。明曹学佺 《名胜志》: 朝阳洞中 “悬岩滴乳千态万状,间有青绿缀于石上”。
①在今河北承德市东、承德县北仓子乡附近山上。《清一统志· 承德府》: 朝阳洞 “在府东南三十七里。石窦嵌空,横贯山腹,深二十余丈,广二丈余。其东高盈丈,西半之。晓日初生,光射石罅,隔山可见朝阳,义盖取此。洞内外小佛祠各
②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千步沙南。清许琰 《普陀纪胜》: “南阳洞在几宝岭之尽处,复洞转折,面临东洋,海涛时吼其下,观旭者多登焉。”
③在今贵州贵阳市南二里。爽垲可供游赏,下有龙泉。明曹学佺 《名胜志》: 朝阳洞中 “悬岩滴乳千态万状,间有青绿缀于石上”。
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宁武县北二十里。东汉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宁武县北。属雁门郡。东汉省。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9怀远县: 板江在 “县北十五里。源出北境之扶劳山,经牛头、上瓮、边田诸村,南入大江”。集镇名。在湖南省平江县北部、板江东岸。板江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①在今安徽濉溪县南。《晋书·嵇康传》:嵇康 “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②一名秋山。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寰宇记》 卷53修武县: “山阳城北有秋山。即嵇康之园宅
1947年并隆平、尧山县置,属河北省。治所即今河北隆尧县。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749平方千米。人口48.1万。辖5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隆尧镇。1947年隆平、尧山县合并设隆尧县。1949年属
隋大业十二年(616)分江阳县置,属江都郡。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东二里。寻废。古县名。隋大业十年(614年)析江阳县置,治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北。属江都郡。寻废。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南。《魏书·地形志》常山郡井陉县:“有回星城。”《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县西南二十五里有灵真城。《志》云:韩信伐赵时筑。魏收《志》,井陉县有回星城,即此城。《邑志》:县西三里新教场
明嘉靖十年(1531)降腾冲军民指挥使司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
即今广西钟山县东南羊头镇。清雍正《广西通志》卷20:富川县南“拐子塘三十里至羊头塘”。
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6武昌府: 鲁湖 “在府西南八十里。南接釜头湖,西抵金口垱”。又称卤湖。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南部、长江右岸。属沉溺型河迹洼地湖。湖面海拔21米,原有面积77.1平
即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西之南汀河。《清史稿·地理志》 永昌府孟定土府: “南丁河,自缅宁入,纳无量山水,西南流,纳南卡、南路、南们、南底、南滚诸水,西径府北、折南入阿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