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景谷县

景谷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平兴县置,为沙州治。治所即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 (白水街)。《元和志》 卷22景谷县: “因县北景谷为名。” 大业初属义城郡。唐武德初属利州,四年 (621) 为沙州治,贞观元年 (627) 复属利州。天宝初属益昌郡,乾元初属利州。宝历元年 (825) 废。寻复置。五代废。

②1914年改威远县置,属普洱府。治所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914年5月13日 《共和滇报》: “查该县治西有景谷江,经部议,拟定改名景谷县。” 1929年直属云南省。1985年改设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1)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平兴县改置,治今四川省青川县东北、白龙江西岸,属义城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为沙州治。后属利州。宝历元年(825年)废,寻复置,五代又废。(2)旧县名。原名威远县,因与四川省威远县重复,1914年更为景谷县,治今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驻地威远镇老街。1985年撤销,改设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猜你喜欢

  • 义合墟

    即今广东东源县东北义合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河源县东北有义合墟。

  • 金子矶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五里樊口。明置巡司于此。清移于金牛镇。

  • 庆湖

    即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四里。即“鉴湖(1)”。

  • 保昌县

    北宋天圣初改浈昌县置,为南雄州治。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舆地纪胜》 卷93南雄州: “《图经》 云: 后避仁宗嫌,改名曰保昌。” 元为南雄路治。明为南雄府治。清嘉庆十一年 (1806) 废。十六年(1

  • 貍轸

    即貍脤。在今山东曲阜市西南。《公羊传》: 成公十七年 (前574),婴齐 “归至于貍轸而卒”。即“貍脤”。

  • 巨人山

    在今四川茂县南二十里。《寰宇记》卷78汶山县:巨人山“在县南三十里。山头有石如人立,面南,玄宗幸蜀时,以石人背立,敕令鞭之一百。下有九池,俗传为九龙池”。

  • 口前屯

    即今吉林省永吉县治。1970年永吉县迁治于此。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5:吉林府西南“四十里口前屯”。《吉林乡土志》:“口前东北有二山,东西相对如门,而口前适居其前。又街前有陡山两座相峙,如天造地设,扼

  • 冠朝墟

    即今江西泰和县东南三十里冠朝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泰和县东南有冠朝墟。

  • 库山

    又名嶂山。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日月山一带。一说即今青海天峻县南库库诺尔岭。《资治通鉴》:唐贞观九年(635),“任城王道宗败吐谷浑于库山,吐谷浑可汗伏允悉烧野草,轻兵走入碛”。古山名。又称嶂山。即今青海

  • 暖泉

    ①在今河北蔚县西三十里暖泉镇。《方舆纪要》 卷44蔚州: 暖泉 “其水夏凉冬温,资以灌溉”。②在今山西万荣县南孤山北侧。《清一统志·蒲州府一》: 暖泉 “在万泉县南孤山之阴。数穴涌出,隆冬不冻。明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