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景德镇市

景德镇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浮梁县析,治景德镇 (今江西景德镇市)。


在江西省东北部,北邻安徽省。面积5248平方千米(市辖区423平方千米)。人口148.2万(市辖区42.1万)。辖珠山、昌江二区和浮梁县,代管乐平市。市人民政府驻珠山区中华北路。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置景德镇,因年号得名,属浮梁县。旧与朱仙镇、佛山镇、汉口镇合称中国四大名镇。1914年属浔阳道。1916年浮梁县治由西凉山(今江西浮梁县浮梁镇)迁驻景德镇。1927年从浮梁县析置景德镇市。1927年废浔阳道,属江西省。1929年省入浮梁县。1949年复设景德镇市,先后属乐平专区、浮梁专区、上饶专区。1953年升为省辖市(地级)。1958年划上饶专区浮梁县归景德镇管辖。1960年省浮梁县入景德镇市。1983年乐平县由上饶专区划归景德镇市管辖。1988年析景德镇市蛟潭、鹅湖二区及昌江区旧城乡复置浮梁县。1992年乐平县改设乐平市,由景德镇市代管。地处赣东北低山丘陵向鄱阳湖平原过渡区,有昌江、乐安河等河流。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大豆、棉花、油茶、芝麻、花生、甘薯等。山地富森林,盛产香菇、猕猴桃,特产浮红茶。为全国和省粮食、油料、茶叶、生猪重要产区。有瓷土、煤、海泡石、石灰石、大理石、沙金等矿。工业有陶瓷、电子、电冰箱、机械、微型汽车、煤炭、医药、化工、食品、建材、制茶等。是中国最大的陶瓷科研和出口生产基地,设有全国惟一的陶瓷学院。为驰名中外的“瓷都”。有皖赣铁路及其支线乐德、景涌铁路,有九景高速、206国道,白景、张经、乐江、景湖、上乐、田乐等公路,昌江、乐安河水运常年通航。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莲花塘、诸仙洞、洪岩洞、龙珠阁、祥集弄民宅、三闾庙古街、浮梁旧县衙、红塔、景德镇陶瓷博物馆、高岭古瓷矿址、湖田古瓷窑遗址、杨梅亭古瓷窑遗址及涌山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等。纪念地有中共赣东北特委旧址、皖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十军军委会办事处旧址、瑶里改编旧址。


猜你喜欢

  • 荣丁乡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东北荣丁乡。清乾隆 《屏山县志》 卷1: 荣丁乡在 “县西北三百六十里。有荣丁场”。

  • 仙人山

    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十里。《寰宇记》卷165引《岭表录》云:“象州武仙县, 旧有神仙集众高山,羽驾时见。如建州武夷山, 皆有仙人换骨函在。”《元丰九域志》卷9:武仙县“有仙人山”。

  • 涸河镇

    即固河镇。今山东高唐县东北固河镇。在山东省高唐县东部。面积94.3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固河,人口3600。战国时期黄河流经此地,村在黄河东岸。西汉永光五年(前39年)黄河决口后,始称固

  • 七里墟镇

    即今江西进贤县北十五里七里镇。清同治《南昌府志》卷4有七里墟镇。

  • 剪子湾

    在今四川雅江县西尖子湾山附近。为打箭炉 (今康定县) 入藏南路驿站之一。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麻盖中 “四十里上大雪山,至剪子湾,有塘铺。山颇陡险,亦有瘴气。下山,复盘折登山,四十里过波浪工塘

  • 思笼县

    唐乾元间置,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隆安县南。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宣化县。古县名。唐乾元后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南,属邕州。北宋作思龙,开宝五年(972年)废入如和县。

  • 东峪河

    即今甘肃洮河支流东峪沟。《方舆纪要》卷60狄道县:东峪河“源出渭源县西十五里之分水岭,流入境,至城东,又西南流入于洮河”。《宋史·夏国下》:熙宁五年(1072)七月,“王韶由东谷径趋武胜,未至十余里,

  • 徐陵

    在今江苏丹徒县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黄武元年 (222),魏 “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即此。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丹徒区西。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魏曹休使臧霸袭攻徐陵,即

  • 长岐驿

    明洪武元年(1368)置,属文昌县。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长坡镇。

  • 许家渡镇

    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四十里许家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2:临川县西北有许家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