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集
即今山东章丘市东二十里普集镇。金置普济镇。后称普集。1984年设普集镇。
即今山东章丘市东二十里普集镇。金置普济镇。后称普集。1984年设普集镇。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尸乡沟一带。1984年夏发现。城址北依邙山,南临洛水,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米,东西宽1200米。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墙体宽18米。已探明城门七座和若干条纵横交错的大道。大型建筑基
清雍正七年 (1729) 改桑植安抚司置,属永顺府。治所即今湖南桑植县。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在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上游,北与湖北省宣恩、鹤峰两县交界。属张家界市。面积约3465平方
一名深峨山、鹅山。在今广西柳州市西三里。唐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峩山在野中无麓,峩水出焉,东流入于浔水。”
秦置,治所在即墨县 (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六十里)。辖境相当今山东潍水以东地区。西汉初属齐国,文帝十六年 (前164) 改置胶东国。景帝三年(前154) 国除为郡,后分置东莱郡,辖境缩小,改胶东郡为国。秦
又作敖儿莫儿科河。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谢列姆扎河支流敖儿吉贡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鄂尔谟拉库河 “在黑龙江城东北一千八十里。源出东北兴安岭,西南流会西林穆丹河”。
在今山西灵丘县西。《水经·滱水注》:滱水“出(灵丘)县西北高氏山,……其水东南流,山上有石铭,题言‘冀州北界’,故世谓之石铭陉也”。
五代十国之一。唐大顺元年 (891) 王建攻取成都。天复三年 (903) 唐封为蜀王。天复七年(907),蜀王王建称帝于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国号大蜀,年号成武,史称前蜀。辖州六十四,县二百四十九,
即今甘肃华亭县东四十里安口镇。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3平凉府华亭县图:东有“红山堡,即安口窑”。
即今河南滦川县西北三十里陶湾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 10: 同治三年 (1864) 二月,“宋庆驻陶湾,顾西路; 张曜驻三川,策应各路”。
①即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之邗沟。起于今江苏扬州市南,引长江水北流,经高邮,东北流入射阳湖。《汉书·地理志》 江都县: “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②指狼汤渠 (即鸿沟)。《水经》 中有 《渠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