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应县
唐天宝七年 (748) 改会昌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 为避玉清昭应宫名,改名临潼县。
古县名。唐天宝七载(748年)改会昌县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属京兆府。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改为临潼县。
唐天宝七年 (748) 改会昌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 为避玉清昭应宫名,改名临潼县。
古县名。唐天宝七载(748年)改会昌县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属京兆府。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改为临潼县。
又名万浦城。即今江苏江阴市西十里夏港镇。《寰宇记》 卷92江阴县: “舰浦池 (城) 在县西十八里。古老云: 陈至德元年,江阴郡守倪启徙江阴治夏浦,筑此城也。” 《清一统志· 常州府二》:“ 《旧志》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阿永寺。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中,有“住牧多洛尼托克地方阿永族”。清末并入安冲土司。
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宁王城。战国魏地,信陵君被封于此。《史记·陈涉世家》:秦二世元年(前209),周市至魏,“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皆此。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宁陵县东南。战国魏地,信陵君被封于此。西
唐咸亨四年(673)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成安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临漳县:“又北三十里有利物渠, 自滏阳下入成安,并取天平渠水以溉田。”
在今河南郑州市中原路中段南侧林山寨村。1956年在此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房基、陶窑、陶器。陶器为彩陶。石铲长50厘米,精制锐利。为仰韶文化重要遗址之一。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上海市金山县(洙泾镇) 东南三十一里张堰镇南。西汉末县城沦于柘湖,徙治武原乡 (今浙江平湖市东)。东汉永建二年 (127) 又陷为当湖,徙治故邑城 (今平湖市乍浦镇东南海中)。
即日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岸之日里。《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一年(1284)十一月,“福建行省遣使人八合鲁思招降南巫里、别里剌、理伦、大力等四国,各遣其相奉表以方物来贡”。
①北宋置,属火井县。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平落镇。②即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明史·地理志》洛容县:“东有平乐镇巡检司,治石榴江,后迁县东北中渡。”《清一统志·柳州府》:平乐镇巡司“在洛容县东北七十里。地
即今浙江奉化市西北四十里雪窦山。《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奉化县:雪窦山“亦四明之别阜,名胜错列,宋理宗梦游此,赐名应梦山”。
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南。《清一统志·安陆府》:乾滩河“在天门县东六十里。一名田二河,诸水汇流至此,复分二流, 一自张家池口入汉,一自竹筒河入汉川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