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珍墓
史称叡陵。在今四川重庆市江北区原江北县城北宝盖山腰洗布塘。明玉珍 (1331—1366),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至正二十二年 (1362) 称帝,国号大夏,年号天统,建都重庆。天统五年(1366) 病死重庆。墓内出土 “玄宫之碑” 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碑文正书二十四行,正文每行四十七字,全碑共一千零四字。记述了明玉珍元末起兵和建立大夏政权的经过,是一篇重要历史文献。
史称叡陵。在今四川重庆市江北区原江北县城北宝盖山腰洗布塘。明玉珍 (1331—1366),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至正二十二年 (1362) 称帝,国号大夏,年号天统,建都重庆。天统五年(1366) 病死重庆。墓内出土 “玄宫之碑” 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碑文正书二十四行,正文每行四十七字,全碑共一千零四字。记述了明玉珍元末起兵和建立大夏政权的经过,是一篇重要历史文献。
在今福建浦城县南。《清一统志 ·建宁府》: 南浦溪 “即建溪之上源也。源出浦城县西北渔梁山,南流经县城东,又绕而南,西南流入瓯宁县界,合建阳县之建溪水,曰双溪口。其下流总曰建溪”。在福建省北部。为闽江
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南龙潭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博白县图:西南有龙潭墟。有外委戍守。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不详。在今内蒙古阿荣旗阿伦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阿伦河流域。万历以后废。
即水阁凉亭。在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后。是拉萨著名园林之一。
①亦名丸山,又作凡山。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北纪山。《水经·巨洋水注》:朱虚“城东北二十里有丹山,世谓之凡山”。《方舆纪要》卷35临朐县“丹山”条引《大事记》:“轩辕征不道,东至海,登丸山,或讹为凡山,俗谓
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苏米图敖包。《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特默图池 “在右翼中旗南一百十里”。
在今山西娄烦县西北。《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西汉初,灌婴 “受诏并将燕、赵、齐、梁、楚车骑,击破胡骑于硰石”。即此。在今山西省娄烦县西北。《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韩王信反,击韩信军于硰石,破之;《史
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汉书·地理志》酒泉郡会水县: “北部都尉治偃泉障。”
又名白岔山。或作奔盏山。蒙古语意为神山。在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县与内蒙古喀喇沁旗交界处。为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源地。
①北宋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南江南镇 (南津关)。②在今广东四会市东南六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津,人口 4300。因地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