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成侯国
亦作昌城侯国。西汉神爵三年 (前59)封广川缪王子元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后汉书·刘植传》: 刘植 “巨鹿昌城人也。……建武二年,更封植为昌城侯”。东汉改置阜城县。
成又作城。西汉神爵三年(前59年),宣帝封广川缪王子元为昌成节侯,改昌成县为昌成侯国,治今河北省冀州市西北。东汉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封刘植为昌城侯,重置昌城侯国。永平初国除改为阜城县。
亦作昌城侯国。西汉神爵三年 (前59)封广川缪王子元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后汉书·刘植传》: 刘植 “巨鹿昌城人也。……建武二年,更封植为昌城侯”。东汉改置阜城县。
成又作城。西汉神爵三年(前59年),宣帝封广川缪王子元为昌成节侯,改昌成县为昌成侯国,治今河北省冀州市西北。东汉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封刘植为昌城侯,重置昌城侯国。永平初国除改为阜城县。
东汉初公孙述筑,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山上。《水经·江水注》:“公孙述名之为白帝,取其王邑”,故以为名。其后历为州、郡、县治所。北宋时移州、县于今奉节县,城遂废。城居高山,形势险要。三国时蜀汉以为防
唐中曹国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
北宋置,在今陕西志丹县西北四十里顺宁。《宋史·徽宗本纪》: 崇宁四年 (1105),“夏人寇顺宁砦,鄜延第二副将刘延庆击破之”。即此。明洪武四年 (1371) 置巡司于此。后废。
在今湖北松滋县北三十六里老城镇后。《舆地纪胜》卷64江陵府:江亭“在松滋县治后。杜子美、孟浩然、张天觉皆有诗”。集镇名。在安徽省太湖县南部。为城西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700。因设区时曾取江塘、凉亭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鹿头山。《新唐书·宪宗纪》: 元和元年 (806),“高崇文及刘辟战于鹿头栅,败之”。即此。
唐武后时置,属威远县。在今四川威远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60荣州: 婆日市故城 “在县西北五十里。《旧经》 云: 唐武后朝置,以煎炼硫黄。一场在县东北三十里一溪侧”。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南二十二里和孚镇。清光绪《归安县志》 卷6: 袁家汇 “面临湖趺漾,沿溪为市,帆樯上下相望,市廛数十家”。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百余里狸桥镇。清光绪《宣城县志》 卷4: 狸头桥 “在蒋山。里人徐凤建”。丁文江 《中华民国新地图》 安徽宣城县东北固城湖有狸头桥。
在今贵州遵义市城区东南十五里永康乡皇坟咀。原系宋代白锦堡,后为播州杨氏墓地。杨璨墓建于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1957年清理发掘前已被破坏,出土文物较少。腰坑内获铜鼓两面,铸造精美。墓用白
一名马厂集。即今河南太康县东南马厂乡。明嘉靖《太康县志》卷1《集店》:“马敞集,东南二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