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州
明隆庆六年 (1572) 置,属南宁府。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扶绥县地。1912年改为新宁县。1914年改为扶南县。1951年与绥渌、同正二县合并置扶绥县。
明隆庆六年(157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属南宁府。1912年改为县。
明隆庆六年 (1572) 置,属南宁府。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扶绥县地。1912年改为新宁县。1914年改为扶南县。1951年与绥渌、同正二县合并置扶绥县。
明隆庆六年(157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属南宁府。1912年改为县。
在今四川万县市南长江中。《寰宇记》卷149万州南浦县:千金岛“在县南三里。屹立江心。石高数丈,广百步”。按《明统志》作黄金岛,“土人每淘金于此”。
即今广东电白县。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水东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水东圩“在县西南七十里”。1951年电白县由电城镇迁于此。
指今青海大通一带地区。《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渊别遣张郃等平河关,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诸羌尽降,陇右平。”
唐显庆元年 (656)置,治所在悉唐县(今四川茂县西北维城乡)。《元和志》卷32悉州: “在悉唐川,因以为名。” 咸亨元年(670) 徙治左封县 (今四川黑水县东南)。仪凤二年 (677) 羌叛,侨治
元至正末改白泥等处长官司置,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为白泥长官司。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改白泥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余庆县。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又
在今广东翁源县东。《方舆纪要》 卷102翁源县: 梅花隘 “在县东南百二十里,亦接河源县境”。
即今福建建阳县治。《三国志·吴书·贺齐传》:东汉建安八年(203),贼洪明等屯汉兴,“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即此。《清一统志·建宁府》 引《县志》,谓“相传古闽越王筑城于此以拒汉,
1913年改抚彝厅置,属甘肃甘凉道。治所即今甘肃临泽县西北蓼泉乡。1927年直属甘肃省。1928年改名临泽县。旧县名。1913年由抚彝厅改置,治今甘肃省临泽县西北蓼泉。1928年更名临泽县。
在今河北定兴县西南二十里百楼村。《方舆纪要》卷12定兴县:百楼城,“相传唐太宗征辽还,驻军于此,营城以居军士。今为百楼村”。
明置,属广宁左屯卫。即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大兴堡。《方舆纪要》卷37广宁左屯卫:大兴堡在“卫西六十里,又西与宁远卫接界。堡北有新庄子可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