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铺
即今四川乐至县西北二十五里放生乡。清光绪 《乐至县志》 卷2: 咸丰十年 (1860),“张逆(指白莲教首领张子总) 复夥彭匪犯县西放生铺、高寺场等处”。
即今四川乐至县西北二十五里放生乡。清光绪 《乐至县志》 卷2: 咸丰十年 (1860),“张逆(指白莲教首领张子总) 复夥彭匪犯县西放生铺、高寺场等处”。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太和县(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1913年废。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大理路置,治太和县(今云南大理市北
唐永泰元年 (765) 分余干、弋阳二县地置,属信州。治所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一里。《元和志》卷28信州: 贵溪县“在贵溪口,因以为名”。元属信州路,移治今贵溪县。明属广信府。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1926
尧渡河上游。在今安徽东至县南。《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尧城溪在“县南三里。县东南诸山谷水汇流为溪,春夏水溢,可通舟楫。西北流,达东流县,入大江。今县西有尧城渡”。
①在今浙江嘉兴市南。《方舆纪要》卷91嘉兴府:“王店在府南七十里。嘉靖三十四年,倭贼将犯杭州,不果,还至王店。”即此。有清朱彝尊故居曝书亭。②在今陕西三原县东三十里王店村。清乾隆《三原县志》卷2:王店
在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 (即小江) 北侧。清代属腾越州大塘隘土把总。见硕色 《处置秤戛等处分隶奏摺》 及光绪 《续云南通志稿》 卷99土司。
1933年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改赤南县置,治青鹤观 (今陕西镇巴县南青鹤观)。后迁盐场坝 (今镇巴县南盐场坝)。1935年3月废。旧县名。川陕革命根据地设。1934年初由赤南县改名。1935年红军北上
即三岩。在今西藏贡觉县东南三岩办事处。原西藏地方政府设三岩宗。1960年并入贡觉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东南雄松。1960年与贡觉宗合并,改置贡觉县。
在今湖北阳新县南。《方舆纪要》 卷76兴国州: 柳峰岩在 “州南三十里。元末,土豪黄普福聚众避兵于此”。
西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 分梁国置,治所在定陶县 (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封孝王子不识为济阴王。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等县地。建元二年 (前 139) 改为济阴郡。甘露二年 (前52)
在今广西苍梧县北。为桂江支流。《寰宇记》 卷164戎城县: “思良江在 (梧) 州北二十里,一名多盐水。其中鳄鱼状如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