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同
西藏古地名。即羊同的异名。在今西藏西部及毗邻地区。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迦叶弥罗国东北,隔山十五日程,即是大勃律国、扬同国、娑播慈国。”
西藏古地名。即羊同的异名。在今西藏西部及毗邻地区。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迦叶弥罗国东北,隔山十五日程,即是大勃律国、扬同国、娑播慈国。”
即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辽史·地理志》 上京临潢府:“太祖取天梯、蒙国、别鲁等三山之势于苇甸,射金龊箭以识之,谓之龙眉宫。神册三年城之,名曰皇都。天显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临潢。”
在今内蒙古卓资县北。《魏书·太祖纪》: 天赐三年 (406) 七月,“西登武要北原,观九十九泉”。
元置,属松潘宕迭威茂州等处军民安抚使司。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南五里。明于此置岳希蓬长官司。
即今福建宁德市东三沙湾内三都岛。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自辟为商港。旧有县佐驻此。在福建省东北宁德市东部海上、三沙湾中央。因明代设第三都,故名。面积24.7平方千米。由火山岩、花岗岩构成,最高峰黄湾
即今曹娥江支流长乐江,在今浙江嵊县西南。源出浙江东阳市北,东北流至嵊县南,与澄潭江汇合后称曹娥江。《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嵊县:朱溪“在县西六十里。源出东阳县境,经大白山下者曰深溪,旁又有西溪、昆溪,
即今广东揭西县东北五经富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揭阳县西北有五经富。
三国蜀汉以来,指居住于今四川雷波县东北“马湖”为中心的少数民族部落。《元史·地理志》 马湖路:“汉唐以下名马湖部。”《明史·四川土司传一》:马湖“有龙马湖,因名焉。唐为羁縻州四,总名马湖部”。
十六国后秦置,为中部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宜君县东北。后废。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复置,仍为中部郡治。西魏大统九年(543)移治杏城(在今黄陵县西南十里)。隋开皇元年(581)改为内部县。唐武德二年(6
北周武帝改晋昌郡置,属瓜州。治所在会稽县(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稍东)。辖境相当今玉门市地。隋开皇初废。北周武帝时改晋昌郡置,治凉兴县(今甘肃安西县东)。属瓜州。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安西县一带。隋开皇三年
亦作安靖坝。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东岸安靖。清光绪《越嶲厅志》卷2:同治二年(1863),石达开“自冕邑据紫打地,总督骆秉璋遣雅州府蔡步钟、军门唐友耕等分据河北岸安庆坝、洋泗营,无雨骤涨,毙贼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