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罕坡
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永宁镇北十里。《方舆纪要》卷121永宁州“红崖山”条下:打罕坡“旧名达安坡,道经其上,凡十里,崎岖险峻”。
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永宁镇北十里。《方舆纪要》卷121永宁州“红崖山”条下:打罕坡“旧名达安坡,道经其上,凡十里,崎岖险峻”。
①即南苑。在今北京市永定门南三十里。为元、明、清皇家游猎之地。《明史·英宗后记》:天顺二年 (1458) “冬,十月甲子,猎南海子”。又《武宗纪》: 正德十三年 (1518) 正月 “庚戌,大祀天地于
今叙利亚之大马士革。唐杜环 《经行记》:苫国 “在大食西界,周回数千里”。《新唐名 ·西域传》: “大食之西有苫者,亦自国。”
①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后废。②明弘治三年(1490)置,属山东都司。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安东卫镇。清乾隆时废,后仍沿用安东卫之名。(1)卫名。明洪武年间置
即今四川广安县西北西溪河。《舆地纪胜》卷165广安军: 浓水 “出于龙扶速山故县镇,东流入渠江”。《清一统志·顺庆府一》: 浓水,“ 《府志》:浓水即西溪水。源出州北一百二十里蓬州之绵坝,分为二派,南
西辽、元属地。在今新疆玛纳斯县西,玛纳斯河东岸。《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仰吉八里”。
又作纳苟部。宋大理置,属石城郡。即今云南马龙县。《元史·地理志》 马龙州:“昔僰、剌居之,盘瓠裔纳垢逐旧蛮而有其地。”元改马龙州。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马龙县。蒙古宪宗时改置千户,元至元十三年(127
①即今江西铜鼓县西南大沩山。《清一统志·南昌府一》:大沩山“在义宁州西南二百五十里。周四十里,西通湖南浏阳,东通新昌,南通萍乡。林木茂盛,昔为盗薮。明万历中设铜鼓石营守备于此”。同治《南昌府志》卷2义
亦作东海中千户所。明洪武中置,属中军都督府。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清康熙十七年(1678)废。
指今四川金堂县境之沱江。《寰宇记》卷76金水县: 金堂水,“ 《华阳国志》 云: 新都县有金堂山,山有水,合巴、汉大江”。《明史· 地理志》 金堂县: “雒水经此,曰金堂河。” 《方舆纪要》 卷67金
一名江阳郡。东晋侨置于武阳县,属益州。治所在江阳县(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南朝梁为江州治。北周州郡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