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泉置
驿站名 (置,驿站)。西汉武帝时置,属敦煌郡效谷县,在今甘肃敦煌市东一百二十里。因东南侧山谷间的悬泉得名。近年在此发现遗址,出土大量的简牍与其他实物,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及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具有重大价值。
驿站名(置,驿站)。西汉武帝置。因东南侧山谷间的悬泉得名。在敦煌郡效谷(穀)县境内,东距今甘肃省安西县56千米,西去今敦煌市64千米。近年发掘遗址,发现大量简牍和其他遗物,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及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都具有重大价值。
驿站名 (置,驿站)。西汉武帝时置,属敦煌郡效谷县,在今甘肃敦煌市东一百二十里。因东南侧山谷间的悬泉得名。近年在此发现遗址,出土大量的简牍与其他实物,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及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具有重大价值。
驿站名(置,驿站)。西汉武帝置。因东南侧山谷间的悬泉得名。在敦煌郡效谷(穀)县境内,东距今甘肃省安西县56千米,西去今敦煌市64千米。近年发掘遗址,发现大量简牍和其他遗物,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及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都具有重大价值。
又称东路右翼中前旗。清乾隆二十年(1755)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西南,克鲁伦河北岸。
1929年改绥东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敖来密屯 (今黑龙江省绥滨县)。在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南岸、松花江北岸,隔江与俄罗斯相望。属鹤岗市。面积3335平方千米。人口 18.7 万。辖3镇、6乡
清雍正四年(1726)以名同圣祖陵改景陵县置,属安陆府。治所即今湖北天门市。《清一统志·安陆府》:天门山“在天门县西北五十里……两峰峙天,其中如门,县以此得名”。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年直属湖北
即今内蒙古商都县东南察汗泊。《清一统志·牧厂》: 查喜尔图插汉池 “在 (礼部)牧厂东。池南至正黄旗牧厂四十里。希巴尔台河、布敦河二水俱注其中”。
在今湖北广水市北一百二十里。《方舆纪要》卷77应山县“花山”条下:仰山洼“四高中坦,中有平田二百亩”。
在今广东番禺市西北韦涌村,西与顺德市为界。清同治《番禺县志》卷18:墟市有“韦涌墟”。
又作秃鲁兀。元置,在今朝鲜咸镜南道端川西十三里旧城。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阿剌可失列百四十 (里) 端州。” 清废。
又作大鱼泺。在今河北张北县西。《金史·地理志》:抚州柔远县有“大渔泺”。又《太祖纪》:天辅六年(1122),“追辽主于大鱼泺”。皆此。
在今安徽东至县北。《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北栅砦“在县北。明初,罗友贤筑砦于此。今有北栅渡”。
在今四川合川市南。《元史·赵匣剌传》:中统年间,“钦察攻钓鱼山,遣匣剌以兵千五百人略地至南坝,击败宋军”。即此。区片名。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东南部,是南坝附近一片地域的统称。东临盘龙江,西至黄瓜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