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恰克图

恰克图

俗称买卖城。清北境中俄交界通商口岸。其地本属土谢图汗部中左翼末旗。清初设有市街,为中俄商人交易场所,因该处有恰克图小河得名。雍正五年 (1727),《中俄恰克图条约》 于此草签,划定中俄中段边界,恰克图被定为交界点,旧市街划归俄国,七年清在其南别建新市街,并许俄商来此贸易。由理藩院派遣驻劄恰克图司员监理中俄互市。今俄境恰克图仍旧名,蒙古国境恰克图名阿尔丹布拉克。


历史上曾是中国境内的中俄通商要埠,清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于此。本为一城,条约签订后,两国以恰克图为界,以旧市街归俄,清朝别建恰克图新市街于旧市街南中国界内。七年起,由理藩院派遣司员一人驻扎其地,监理当地中俄互市。汉名买卖城。今在俄罗斯境内之街区仍名恰克图,在蒙古国境内者已改名阿尔丹布拉克。


猜你喜欢

  • 募役

    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花江镇。民国时设县佐。

  • 鲒埼镇

    在今浙江奉化市南鲒埼乡。《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 鲒埼镇在 “县东六十里。以鲒埼山名。宋置寨。元改为巡司,后废。明初复置”。清后期废。

  • 杨店

    即今湖北孝感市东北四十八里杨店镇。民国《湖北通志》卷74《兵事》:清咸丰四年(1854),“令幕客李玉田为统领,驻杨店”。集镇名。(1)在安徽省肥东县北部。杨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80。产稻、麦、甘

  • 葛伯城

    在今河南偃城县南。《方舆纪要》 卷47郾城县: “葛伯城在县南,相传古葛伯国也。” 《资治通鉴》: 唐元和十二年 (817) 二月,“淮西行营奏克蔡州古葛伯城”。即此。在今河南省宁陵县东北。唐元和十二

  • 菊坡亭

    在今广东增城市凤凰山。宋理宗御书“菊坡” 二字赐崔舆之,因构此亭。《清一统志·广州府》: 菊坡祠 “增城凤凰山阳,亦有崔清献祠”。

  • 直峪口

    在今山西广灵县南直峪村南。《清一统志·大同府》: 直峪口 “在广灵县南十五里直峪山下。两岸壁立,一径幽杳,路达灵邱县。旧有兵戍守”。

  • 雪洞山

    在今广东新丰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长宁县: 雪洞山 “中有大雪、小雪二峰。其南又有雪山,俱以冬春积雪而名。岭南地暖,独此三峰有雪,故为奇也”。

  • 兴德关

    明置,属永和县。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四十里黄河东岸。

  • 洋子佃山

    在今广东蕉岭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3镇平县: 洋子佃山在 “县西北十里。三峰鼎立”。

  • 塔陂

    在今陕西长安县西上塔坡村。《方舆纪要》卷53西安府: 塔陂 “在府南二十里韦曲之西。地有浮图,产稻极美,土人谓之塔陂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