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彭山县

彭山县

①唐先天元年 (712) 以避李隆基讳改隆山县置,属眉州。治所即今四川彭山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52彭山县: “因县之彭女山为名。” 天宝元年 (742) 属通义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眉州。《宋史·太宗纪》: 淳化四年 (993),“永康军青城县民王小波聚众为寇,杀眉州彭山县令齐元桭”。即此。明洪武九年 (1376) 省入眉县。十三年(1380) 复置,仍属眉州。清康熙元年 (1662) 废入眉州,雍正六年 (1728) 复置。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9年撤销,并入眉山县。1962年复置。

②五代晋天福初改唐昌县置,属彭州。治所在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后汉复为唐昌县。


(1)古县名。五代晋天福初改唐昌县置,治今四川省郫县西北唐昌镇,属彭州。汉复改唐昌县。(2)今县名。在四川省中部。属眉山市。面积465.3平方千米。人口32.3万。辖9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凤鸣镇。西汉置武阳县,治今县东北江口镇,属犍为郡。东汉为郡治。东晋侨置江阳县。南朝梁于江阳县置江州、江阳郡;改武阳县为犍为县,故治为今彭山县治。西魏改犍为县为隆山县。北周于隆山县置隆山郡,废江州及江阳郡。隋开皇初省隆山郡,又并江阳县入隆山县。武周先天元年(712年)因避李隆基讳,改名彭山县,属眉州。以县内彭亡山(今仙女山)得名,《读史方舆纪要》彭山县:彭亡山“县东十里。《郡国志》:周末彭祖家于此而亡,因名”。宋、元属眉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省彭山县,十三年复彭山县。清康熙元年(1662年)县省入眉州,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1913年属上川南道,1914年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眉山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眉山专区。1953年划归乐山专区。1959年并入眉山县,1962年复置。1968年属乐山地区,1985年属乐山市。1997年属眉山地区,2000年属眉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低山丘陵区。丘陵约占总面积68%。岷江从北入境,左纳府河南流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油菜籽。牧马山辣椒驰名东南亚。以芒硝、石英矿最丰。有制硝、氮肥、水泥、化工等厂。硫化碱为出口商品。成昆铁路、新乐公路纵贯县境。岷江通航运。名胜古迹有江口、顺河汉代崖墓群、李白读书台、宋石龙凿刻及彭亡山(仙女山)。


猜你喜欢

  • 大冶铁路

    清光绪十九年(1893)动工修建,次年竣工。从湖北大冶西北的铁山铺,东至长江南岸的石灰窑港。全长27公里。为大冶铁矿专用。今为武汉至大冶铁路的一段。

  • 平吉墟

    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北五十里平吉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钦州图:北有平吉墟。

  • 羊河

    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南大洋河。《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龙头河”条下:“又羊河在凤凰城西南界,系杓子河、五重河合流处,流至将军石入海。”

  • 老营千户所

    明嘉靖十五年(1536)置,治所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六十五里老营镇。后废。

  • 南管头村

    即今河北易县西南九十里管头镇。清《畿辅舆地全图》 易州图: 西南有南管头村。民国有县佐驻此。

  • 邛崃山

    ①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1邛州“白鹤山”条内:“《志》云:县南八里有邛崃山。汉张骞奉使西域,得高节竹,植于邛山,故名。自沈黎千里至州,环抱为镇”。②亦名邛莋山、邛筰山、邛来大山、大关山。

  • 严家桥镇

    ①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西南严桥。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上海县东南有“严家桥”。②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五十二里严家桥村。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严家桥镇在城东北五十里。”

  • 徐谷

    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北。《汉书·地理志》 宕渠县: “不曹水出东北徐谷,南入灊。”

  • 卧牛城

    ①北宋东京城 (今河南开封市) 的俗称。据宋张舜民 《画墁录》 载: 周世宗展筑汴京外郭时,曾登上朱雀门,让赵匡胤骑马奔驰,“以马力尽处为城”。宋岳珂 《桯史》 卷1 《汴京故城》 亦载: 北宋时,赵

  • 西旸镇

    在浙江省泰顺县南部。面积37.06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门楼坳,人口 6800。1949年属大安乡,1952年分为西洋、屿洋乡,1956年合置西洋乡。1958年属大安公社,1962年析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