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姜寨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西南南宝乡。《清一统志·琼州府二》:归姜寨“在儋州(治今中和镇)东北四十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寻废”。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西南南宝乡。《清一统志·琼州府二》:归姜寨“在儋州(治今中和镇)东北四十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寻废”。
亦名涌泉山、通泉山。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三十里。《元和志》 卷33通泉县: “宋于此置西宕渠郡,后魏恭帝移于涌山,改名涌泉郡。”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析濮阳县置,属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县东二十五里。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濮州。八年 (625) 废入濮阳县。旧县名。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河南省
①战国齐以国内五城置五都,性质略同于其他各国的郡,设有经过选练的常备兵。《史记·燕召公世家》:齐宣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索隐》:“五都即齐也。按:临淄是五都之一也。”五都无定
今江苏扬州市附近一带。隋炀帝 《泛龙舟歌》: “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即今云南个旧市南斗姆阁。清代设斗姆阁汛。
又称鹿港厅。清乾隆五十一年 (1786)析彰化县置,属台湾府。治所在鹿仔港 (今台湾彰化县西南鹿港镇)。光绪十三年 (1887) 废入彰化县。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置,治今台湾省彰化县西鹿港镇。
一名大金山。在今福建霞浦县南。明嘉靖《福宁州志》 卷2 《山川》 霞浦县: 南金山 “在王十二都,广袤二十里。相传有客从海道来,宿山下人家,翼日早遗金二大锭而去,主人兄弟知客所在,追十里许还之。客谢曰
在今四川彭州市东北六十里红岩乡白石沟外魏家坝。明于此置巡司。清裁。
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南,安宁河峡。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34宁番卫: “建昌之泸沽关即泸沽峡。两山壁立,峡深百余丈,阔不盈寻,孙水流其中,淙淙有声,人行东山岭上,俯视魂摇,南北长五里。”
1938年为纪念爱国将领周元改漆园镇置,属蒙城县。即今安徽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