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延水县

延水县

①唐神龙元年(705)改宏风县置,属延州。治所即今陕西延川县东南延水关。北宋熙宁八年(1075)废。

②1934年8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延川县东部析置,治延水关(今陕西延川县东延水关镇)。1937年9月撤销,并入延川县。


(1)古县名。唐神龙元年(705年)改宏风县置,治今陕西省延川县东南延水关。属延州。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废。(2)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4年由陕西省延川县东部析置,治延水关(今延川县延水关镇)。1937年并入延川县。


猜你喜欢

  • 三泉县

    ①北魏正始中置,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以界内三泉山为名。后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为南安州治。八年(625)属利州。天宝元年(742)属兴元府,移治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北宋升为大安军。南宋

  • 巴川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合州置,治所在石镜县(今四川合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大足等市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合州。唐天宝初改合州置,治石镜县(今重庆合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武胜县

  • 水西墟

    即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水茜乡。《清一统志·汀州府》 “南平寨”条下:“又北安寨,在县东北九十里。宋置。本名苦竹寨,亦绍定六年移置改名……今为水西墟。”

  • 普同关

    明置,在今山西平遥县南三十五里普洞村附近。《方舆纪要》 卷42平遥县: 普同关 “在县南五十里普同谷口,东南接绵上关,达沁源县,西抵关子岭,南入岳阳县,为往来要地。洪武五年置巡司戍守”。

  • 大仪镇

    北宋置,属江都县。即今江苏仪征市东北大仪镇。《宋史·李重进传》:建隆元年(960),太祖亲征李重进,“次大仪顿”。即此。(1)在江苏省仪征市东北部。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仪集

  • 蒲关

    ①即蒲津关。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资治通鉴》 唐宝应元年 (672),回纥兵助唐平安史之乱,“可汗欲自蒲关入”。②亦曰蒲蛮关。在今云南保山市南三十五里。明洪武初,建金齿巡司于此。后省。即“

  • 沱州

    唐渤海国置,属东平府。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新尼科拉耶夫卡北。辖境当今俄罗斯兴凯湖西岸一带。辽废。

  • 献陵

    ①唐高祖李渊的陵墓。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五十里。宋敏求 《长安志》 卷 20 三原县:献陵 “在县东一十八里龙池乡唐朱村,封内二十里”。②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西峰下。明十三陵之一,在长陵西北一里。为

  • 清水溪

    ①即今四川南充市东北螺溪河。《方舆纪要》 卷68顺庆府南充县: 清水溪 “在府城东,居民借以灌溉”。《清一统志·顺庆府一》: 清水溪“在南充县东。源出请雨山,西北流十五里,至县东北入嘉陵江”。②即今四

  • 琅峨海

    在今云南永胜县南四十里莨峨村东北峎峨水库。《纪要》 卷117北胜州 “陈海” 条: “州东南三十五里曰㟍峨海, 下流俱入金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