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庆云县

庆云县

①辽太祖改密云县置,为祺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康平县东南三十五里小塔子。元废。

②明永乐初改西无棣县置,属沧州。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旧庆云。清属天津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划归山东省。1952年划回河北省。1964年迁治解家集。1965年划归山东省。


(1)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开原市西庆云堡镇。为祺州治。元废。(2)今县名。在山东省北部边缘,北邻河北省。属德州市。面积503平方千米。人口29.7万。辖4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庆云镇。明洪武六年(1373年)西无棣县移治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旧庆云,属河间府沧州。永乐元年(1403年)改名庆云县。清咸丰《庆云县志》:“无棣旧有庆云乡,明初因以名县。”清改属天津府。1914年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属河北省。1938年属津南专区。1941年属冀鲁边区第三专区。1945年属渤海行政区第三专区。1949年属沧南专区。1950年属德州专区。1952年划归河北沧州专区。1958属天津市。1965年划入山东省德州专区;迁治解家集,即今县治。1967年属德州地区。1994年属德州市。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微向东北倾斜。境内有漳卫新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为主,并产高粱、谷子、大豆、棉花、花生等。特产金丝小枣。工业有塑料、造纸、纺织、化工、酿酒、印刷、制革、橡胶、卫生材料、电缆、建材等厂。205国道、034省道、008省道纵横交会于境内。古迹和纪念地有古枣汉墓群、烈士纪念堂、“北林”旧址等。


猜你喜欢

  • 蒙里站

    元置,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南乌石镇西北。元置,即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南白沙。

  • 企冈营

    在今广东广宁县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广宁县:企冈营在“县北八十里。相接者曰花山营,俱嘉靖三十九年设,防顾水一带及营后螺壳贼巢,最为险要”。

  • 灵鹫隘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灵鹫隘“在县东南灵鹫山下。东通江山县之青湖镇,北达玉山县”。

  • 西灵山

    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六峰山。《舆地纪胜》卷119钦州:西灵山“在州(今旧州镇)西北一百余里。唐贞观十年,移灵山县治于此”。《方舆纪要》卷104灵山县:西灵山在“县西一里。一名石六峰山,其峰有六,雄壮奇特,

  • 大侯长官司

    明永乐元年(1403)置,直属云南都司。治所在大侯寨(即今云南云县)。宣德三年(1428)改大侯州。明永乐元年(1403年)析麓川平缅地置,治今云南省云县罗闸河南岸。直隶云南都司。宣德三年(1428年

  • 鼎湖

    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 《汉书·郊祀志》 晋灼注: “荆山在冯翊怀德县 (今陕西大荔县东南) 也。

  • 清泉县

    ①即清渊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馆陶县西北清阳城。北魏移治今山东冠县东北清水镇。《晋书·地理志》、《隋书·地理志》 中作“清泉县”。②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分衡阳县置,与衡阳县同为衡州

  • 享堂

    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五里。因是明朝李英土司坟墓所在地,故名。古代为军事交通要道,素有 “青海门户” 之称。集镇名。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东北部、湟水北岸、享堂峡南口,东临甘肃省。属川口

  • 平陵

    ①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南十里大陵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司马乌为平陵大夫。”即此。②西汉昭帝刘弗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十三里,故平陵城北二里。《汉书·昭帝纪》:元平元年(前74),“葬

  • 文华山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十里,为县城镇山。《清一统志·蒙化直隶厅》 引《云南通志》:文华山“高出云表,体势尊严。其左为葫芦山,右为绣墩山,皆以此山为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