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
城名。在今辽宁义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八年(333),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军于广安,逸豆归惧而请和”,即此。
古城名。在今辽宁省义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军于广安,逸豆归惧而请和”,即此。
城名。在今辽宁义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八年(333),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军于广安,逸豆归惧而请和”,即此。
古城名。在今辽宁省义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军于广安,逸豆归惧而请和”,即此。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方舆纪要》 卷49济源县: 狐岭关 “一名胡岭关。宋绍定三年,蒙古史天泽攻金将武仙于卫州,仙败走胡岭关,天泽遂取卫州,是也”。
1948年由宝昌、沽源二县合并设置,属察哈尔省。治所即今河北沽源县。1950年撤销,复为宝昌、沽源二县。旧县名。1935年由宝昌、沽源两县合置,治宝昌城(今内蒙古太仆寺旗驻地宝昌镇)。1950年撤销,
明永乐初,安南黎季犛篡陈,又杀明大理卿薛嵓。四年(1406),张辅、沐晟等进军其地。次年(1407),设交趾布政司。治所在交州府(今越南河内市)。辖境相当今越南中部以北地区。宣德二年(1427),黎利
明置,属南川县。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69南川县 “马颈关条下: “又有雀子冈关。正德中,贼方四等攻南川马颈、雀子冈等关。”
在今河北唐县西。唐河支流。《水经·滱水注》: “ (唐) 县有雹水,亦或谓之为唐水。”
即西倾山。亦作鲁察布拉山。在今青海东部、甘肃西南部。《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西倾山 “番名罗插普喇山,近黄河自东折西北之东岸,绵亘千余里”。
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塘厦镇。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69墟市: 东莞县有 “塘头厦村”。
即陈酒店。今江苏通州市 (金沙镇) 西北二十八里四安镇。旧属南通县,为石港盐场入县孔道。在陕西省汉阴县西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7110。镇人民政府驻酒店垭,人口250。相传有人在山垭开酒店,故名
在今台湾省花莲县南。南源出台东县北大坡山,西源出秀姑峦山东坡(乐乐溪),在富里镇南汇合北流, 至花莲县南大港口入太平洋。连横《台湾通史·疆域志》:台东州“又有秀姑峦之溪,可资灌溉。溪水入海之处曰大港,
北宋置,属中江县。在今四川中江县北四十里子金乡安宁村。民国《中江县志》卷2:“石凹子在双凤场西,县北四十里。疑即《九域志》所载石臼镇。凹臼形似。又道里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