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门铁路
即京绥铁路京门支路。自北京西直门站至门头沟京西煤矿。
即京绥铁路京门支路。自北京西直门站至门头沟京西煤矿。
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北。《清一统志·莱州府》:古亭马驿“在潍县东北三十里。今废”。
即涂山。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淮河南岸。《后汉书·滕抚传》:建康元年(144),“阴陵人徐凤、马勉复寇郡县,杀略吏人。凤衣绛衣,带黑绶,称无上将军;勉皮冠黄衣,带玉带,称黄帝,筑营于当涂山中”。《水经·淮
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红崖子沟。《水经·河水注》: “湟水又东,左合宜春水。水出东北宜春溪,西南流至安夷城,南入湟水。”
明洪武四年(1371)降戎州置,属叙州府。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万历四年(1576)改为兴文县。古县名。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戎州置,治今四川省兴文县。属叙州府。万历二年(1574年)改名
即今山西原平县西北轩岗镇。同蒲铁路旧有支线由此通石滩煤矿。
在今山东嘉祥县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3嘉祥县 “萌山” 条下: 南武山 “其南有曾子墓”。在山东省嘉祥县城南。南麓有曾子庙,又称宗圣庙,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据《山东通志》记载:“正统
在今湖北鄂州市东。《水经·江水注》:“江中有节度石三段,广百步,高五六丈,是西阳、武昌界,分江于斯石也。”《方舆纪要》卷76武昌县“芦洲”条下:“又县东三里江中,有节度石三,亦作接渡石。相传子胥去楚,
亦名九头山。在今安徽全椒县西北。《隋书·地理志》:全椒县有九斗山。《舆地纪胜》卷42滁州:“《元和郡县志》云:在全椒县南(按,应为北)九十余里。昔项羽兵败,欲东渡乌江,涂经此山,与汉兵一日九斗,因名。
①一作绳水。即今山东淄博市北裙带河。源出淄博市东北临淄东,西北流至博兴东南入时水 (今小清河)。此下时水亦通称渑水。《左传·昭公十二年》: “有酒如渑,有肉如陵”,指此。久堙。一说渑、绳有别,此水系渑
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余庆州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西北余庆司(敖溪镇)。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为余庆县。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余庆州置,治今贵州省余庆县西北敖溪镇。属播州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