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常乐镇

常乐镇

①隋开皇初废凉兴县置,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唐武德五年 (622) 改置常乐县。

②即今山西平陆县西南常乐镇。《清一统志·解州》 “张店镇” 条下: 平陆县西有 “常乐镇”。


(1)在山西省平陆县西南部。面积205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人口6300。以村民意愿为名。1949年属第五区,1953年设常乐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西侯乡、留史乡并入。产麦、棉、玉米及薯类、苹果、杏等。有工矿配件、链条、水泥、化工等厂。风平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引黄工程常乐垣电灌站、明关帝庙。(2)在江苏省海门市中部、通吕运河与青龙河两岸。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人口 7000。 清咸丰年间成集,因常受江海潮之害,故以美好意愿命名。1949年为常乐乡,1957年龙英、长安、种玉、秦李、永乐乡和翻身乡部分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为常乐乡,1991年置镇。2000年平山乡并入。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酿酒、搪瓷、制衣、建材、日用化工等厂。青掘公路经此。近代实业家张謇故里,有张謇纪念堂和史料陈列室。(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北部、南流江东岸、南流江三角洲顶端。面积250平方千米。人口6.8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圩,人口6160。南汉常乐州治。1950年设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黄红麻、花生、甘蔗、龙眼等。有爆竹、丝绵、造纸、食品、综合加工、农具、农机、五金、纺织等厂及林场、蚕种场。集市贸易以水产品、香蕉、花生为大宗。名产桑蚕茧。209国道过境。(4)在四川省蓬溪县中部。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人口1600。以唐建常乐寺得名。1950年建常乐乡,1958年为常乐公社,1983年复常乐乡。1992年常乐、庭英二乡合并置常乐镇。有粮食加工、农具修理等业。为农副产品集散地。蓬射、蓬红公路经此。古迹有常乐寺。(5)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中部、黄河南岸。面积403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路街,人口 1890。 因境内常乐堡而名。1956年置常乐乡。1958年改卫星公社,1962年更名常乐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为半农半牧区。产小麦、稻、玉米。是中卫山羊产地之一。有煤炭、石膏、陶瓷、水泥、农具修造等厂矿。杨下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清代水车、老君山寺庙等。


猜你喜欢

  • 落门水

    即今甘肃武山县东大南门河。《水经·渭水注》: “渭水又东,有落门西山东流,三府谷水注之,三川统 一,东北流注于渭水。” 《元和志》 卷39渭州陇西县: “落门水出县东南落门谷。” 《明史·地理志》 伏

  • 普格场

    即今四川普格县。民国 《西昌县志》 卷1: 普格场在 “县东南一百五十里”。1945年于此置普格设治局,1952年改为普格县。

  • 九岭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九岭乡。《方舆纪要》卷90桐庐县:九岭在“县东北四十里”。

  • 平浪长官司

    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属都匀安抚司(后改都匀府)。治所即今贵州都匀市西南五十里平浪镇。清雍正五年(1727)废。 “平浪”系布依语音译,意为平坦的坝子。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置,治今贵州省都

  • 钟 (鍾) 水

    源出今湖南蓝山县南,北流至县东,会岿水。折东北流经嘉禾县东,至桂阳县西,入舂水。《水经·钟水注》: “钟水即峤水也。庾仲初曰:峤水南入始兴溱水,注于海。北入桂阳湘水注于江是也。”

  • 盈川县

    ①唐如意元年 (692) 分龙丘县置,属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县东北三十八里盈川村。《旧唐书·地理志》: “县西有刑溪,陈时土人留异恶刑字,改名盈川,因以为县名。” 元和七年 (821)废。②唐先天元年

  • 东江阳郡

    亦名江阳郡。南朝宋置(一说东晋穆帝时置),属益州。治所在汉安县(今四川纳溪县西二十里三江坝)。齐时辖境相当今四川泸州、泸县、合江、纳溪、江安等市县地。梁移治江阳县(今四川泸州市)。隋开皇三年(583)

  • 西巴尔图卡伦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西北巴小图泉东岸。见民国《黑龙江志稿》卷33《武备志·兵事》。

  • 仓颉台

    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水经·巨洋水注》:“(寿光)城之西南水东,有孔子石室,故庙堂也。中有孔子像,弟子问经,既无碑志,未详所立。”元于钦《齐乘》卷5:苍颉台在“寿光西北,洱水所经。《水经注》谓孔子问经

  • 平山镇

    ①金置,属虹县。即今安徽泗县北屏山镇。《金史·地理志》 讹作千仙镇。②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北长坡镇南旧城。明、清置巡司于此。③即今广西平南县南一百二十里平山镇,与容县接界。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平南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