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图门
亦作布尔德库苏巴尔罕边门、布尔图库门。清建,为柳条边门之一。在今吉林四平市东南山门镇(半拉山门)。《清一统志·吉林二》:布尔德库苏巴尔罕边门“在吉林城西北五百里。东距克尔素边门一百五十里,西至开原县威远堡边界一百七十八里。……每门设防御笔帖式各一员,兵二十名”。
亦作布尔德库苏巴尔罕边门、布尔图库门。清建,为柳条边门之一。在今吉林四平市东南山门镇(半拉山门)。《清一统志·吉林二》:布尔德库苏巴尔罕边门“在吉林城西北五百里。东距克尔素边门一百五十里,西至开原县威远堡边界一百七十八里。……每门设防御笔帖式各一员,兵二十名”。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金山卫东南。《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高家嘴 “在府东百余里翁家港口。此港险要,嘉靖三十四年,青 (村)、南 (汇) 二所各募兵守此。三十九年始罢。今属青村所。《海防考》:
春秋白狄所建国。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新城铺。《左传》: 昭公十二年 (前530),“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杜注: “鲜虞白狄别种,在中山新市县。” 西汉于此置新市县。古国名。春秋小国
战国魏邑,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庙前村北古城。《史记·秦本纪》:惠文君九年(前329),“渡河,取汾阴”,即此。西汉置汾阴县。古邑名。战国魏邑。以在汾水之阴得名。即今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西南庙前村北古城。《
明置,属广宁中左千户所。治所即今辽宁凌海市。《方舆纪要》卷37广宁左屯卫“松山堡”条下:大凌河堡“在卫东四十里。以近大凌河而名。宣德三年亦置中左千户所于此”。后金天聪五年(1631)清太宗皇太极屡统兵
1933年8月福建革命根据地由长汀县析置,治所在长汀县(今福建长汀县)。为纪念苏兆征烈士而命名。1934年10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29年由长汀县析置。治长汀县城。以纪念苏兆征烈士命名。
俗称扎萨克旗。清雍正九年 (1731) 置,属内蒙古伊克昭盟。驻地即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南新街镇。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1949年依俗称改名扎萨克旗。旧旗名。清雍正九年(1731
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木叛乱后,改西域为新疆。二十七年 (1762) 设伊犁将军 (驻伊犁,今新疆霍城县)。统天山南北广大地区,包括今额尔齐斯河中游,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直至
北宋置,属金堂县。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
本临济县,北宋咸平四年 (1001) 废为镇。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北临济村。《金史·地理志》:章丘县有临济镇。(1)古镇名。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降隋咸济县置,在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2)今镇名。在四
一作浦市镇。即今湖南泸溪县南四十四里浦市镇。《宋史·蛮夷二》: 南宋乾道七年 (1171),前知辰州章才邵言: “沅陵之浦口,地平衍膏腴,多水田…其地当沅、靖二州水陆之冲,一有蛮隙,则为害不细。”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