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巴河

巴河

即湖北之巴水。《清一统志·黄州府一》:巴水“南径巴水戍,南流注入江,谓之巴口……。《黄冈县志》:上巴河在县东北八十里。南流至东南四十里下巴河入江。……(按)盖巴水上流已湮没,其源之可见者,惟平湖乡河为上流也”。


(1)古称巴水。长江中游支流。在湖北省东北部。源于鄂、皖两省交界处大别山南侧,流经麻城、罗田、黄冈三市县,至浠水县巴河镇入长江。长151千米,流域面积3331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新昌河、罗田河、七道河、胜利河等。落差大,水土流失严重。旧时常发生洪灾。建国后建有水库及电站。沿河是湖北省重要粮、棉产区。(2)渠江上游段。古称巴水。在四川省东北部。因流经巴中市梁永,南朝梁时为巴州治地,故名巴河。渠江正源南江南流至巴中市三江口纳恩阳江后称巴河。东流入平昌县,在江口镇纳通江,南流至渠县三汇镇与州河相汇后始称渠江。长212千米。沿河分段可通行木船和机动船。


猜你喜欢

  • 梁子湖

    在今湖北武昌县东南及鄂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76武昌府江夏县 “鲁湖” 条下: “府东六十里有梁子湖,亦曰东湖。湖东北距武昌县百二十里,为分界处。周百十里。春深冬涸,东西相距二里许。”在湖北省长江

  • 乌氏县

    又作阏氏、焉氏。本乌氏戎地,战国秦惠王置县,属北地郡。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史记·货殖列传》:乌氏倮畜牧,“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西汉属安定郡。东汉改为乌枝县。西晋复名乌氏县。北魏

  • 小河堤

    在今山东临沂市北。《方舆纪要》卷33沂州:小河堤“元人所筑, 以防涑水冲啮。又北五里有苏家堤,又北五里曰安净堤, 皆元筑”。

  • 伏龙山

    ①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六十余里龙山镇。宋《宝庆四明志》卷18定海县:伏龙山在“县治西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92定海县:伏龙山“首尾跨东、西两海门,状如卧龙。南去龙山所十里,屹临水漈,为舶必由之道,盖

  • 博里村

    在今广西北海市南涠州岛中部。明洪武三年 (1370),涠洲巡司置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南涠洲岛上。元至元时于此置涠洲巡检司。

  • 夫犁营

    亦作扶黎营。在今辽宁义县东南。一说在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南。《后汉书·鲜卑传》:元初二年(115),“辽东鲜卑围无虑县,州郡合兵固保清野,鲜卑无所得。复改扶黎营。杀长史”。

  • 通泉驿

    唐置,在今四川射洪县南。唐诗人杜甫《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诗云: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光绪 《射洪县志》 卷2: 通泉驿,“ 《旧县志》: 在旧通泉县西。昔设

  • 永阳镇

    ①即今河北涞水县西十七里永阳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涞水县图:西有西永阳。光绪《涞水县志》卷1:永阳镇“离城二十里”。②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南永阳镇。《清一统志·吉安府二》:永阳镇巡司“在庐陵县西六十

  • 白荆山

    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二十二里。《方舆纪要》卷76蕲水县“板石山”条下:“《志》云,县西南二十二里有白荆山,与县南二十里之阇黎山对峙,县境之水多经其下。”

  • 杨绪沟

    即今山东章丘市北獭河,为小清河旧渠之上源。《水经·济水注》:杨绪沟水“出逢陵故城西南二十里,西北径土鼓城东,又西北径章丘城东,又北径宁戚城西,而北流注于济水也”。《寰宇记》卷19章丘县:“杨绪水,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