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巴江

巴江

①即今四川南江县东之南江,为渠江上游支流。《元丰九域志》卷8化城县“有巴江”。《舆地纪胜》卷187巴州:巴江“水屈曲如巴字,因名。即字江也”。

②即今四川仪陇县东之消水河。《方舆纪要》卷68仪陇县:巴江在“县东五十五里。自巴州流入境,又南流入蓬州界”。

③即今四川、贵州境之乌江。《寰宇记》卷120武龙县:“内江一名涪陵江,一名巴江,在县南屈曲北流,水自黔州信宁界入。李膺《益州记》云:内江水自万宁北二百八十里至关头滩,滩长百步,悬崖倒水,舟楫莫通。蜀江门滩,在县前巴江水中。”《明史·地理志》武隆县:“西南有涪陵江,亦曰黔江,亦曰巴江。”

④指今四川合川至重庆间之嘉陵江。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汉世郡治江州巴水北。……后都护李严更城大城,周回十六里,欲穿城后山, 自汉江通水入巴江,使城为州。”《方舆胜览》卷60重庆府:巴江“在巴县,水折三回如巴字”。后延伸为全嘉陵江。《舆地纪胜》卷183阆州:阆水,“《图经》云:阆水, 巴水,渝水,西汉水, 皆其名也。出凤州梁泉县嘉陵谷”。


古水名。(1)又作巴水。《华阳国志》指今重庆市嘉陵江。(2)《太平寰宇记》指今四川省通江县通江,《元丰九域志》指今巴中市南江、巴河。(3)即黔江、涪陵江,今重庆市涪陵、武隆、彭水等市县境乌江。


猜你喜欢

  • 勐 (猛) 昂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海县南八十四里勐昂,为布朗山布朗族乡驻地。傣语“勐” 为平坝,“昂” 为漂亮,意即漂亮的平坝。

  • 中夏

    ①与指华夏族、汉族地区的“中国”同义。班固《东都赋》:“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稜。”②指黄河流域,与广义的“中原”同义。《后汉书·马融传》:“明德曜乎中夏,威灵畅乎四荒。”《晋书·王珣传》:“时(桓

  • 沈府君阙

    在今四川渠县北汉碑乡南汉亭村。《舆地纪胜》卷162渠州:双石阙“在大竹县北一里。其一镌云‘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其一镌云:‘汉新丰令交趾都尉府君’。其阙上各镌出屋宇禽兽飞走之像。又有单石阙二,

  • 邛崃守捉

    唐置于邛崃关。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五十五里大相岭上大关。后废。唐置,治今四川省荥经县西南大关。《唐六典》:剑南节度使“统有昆明军、松州、当州防御、邛崃守捉”。后废。

  • 慈州

    ①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交趾县 (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六年 (623) 改为南慈州。②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汾州置,治所在吉昌县 (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乡宁等县地。天宝元

  • 柳山寨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柳山镇。明嘉靖 《临朐县志》: 柳山寨 “在县东五十里”。

  • 暗木河

    亦作阿木河、阿梅河、阿母没辇。即今中亚之阿姆河。《元史·郭宝玉传》: 甲戌年 (1214)讨西辽遗族,“进兵下挦思干城,次暗木河”。

  • 麻响长官司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麻响。后属定番州。清以后废。明洪武十年(1377年)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南。属贵阳府。清时废。

  • 蒙古营

    即今辽宁北票市东北蒙古营乡。民国 《朝阳县志》 卷4: “县东北境蒙古营子,在三义栈 (今北票市) 北二十里。”

  • 北浍州

    唐武德二年(619)改浍州置,治所在翼城县(今山西翼城县)。四年(621)废。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翼城县(今属山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翼城县等地。四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