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泽
即大陆泽。在今河北任县、巨鹿、隆尧县之间。《吕氏春秋·有始览》谓巨鹿为九薮之一。《元和志》卷15巨鹿县:“大陆泽,一名巨鹿,在县北五里。”
即大陆泽。在今河北任县、巨鹿、隆尧县之间。《吕氏春秋·有始览》谓巨鹿为九薮之一。《元和志》卷15巨鹿县:“大陆泽,一名巨鹿,在县北五里。”
在今山东定陶县北。《清一统志 ·曹州府》: 项城阜 “在定陶县北三十里。楚项梁破章邯屯兵处。其地有高阜”。
即宁西城。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四十里。北宋崇宁三年 (1104) 改名宁西城。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为宁西城。属西宁州。
在今江西吉安县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庐陵县: 虎口石,“ 《志》 云,在府北百三十里。石临赣水,高三丈,上一穴状如虎口。梁侯景之乱,交州刺史陈霸先将兵三万,越海赴难,景将立栅邀之,霸先以舟排栅
即今湖南醴陵市东北四十四里白兔潭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醴陵县图:县东北有白兔潭。
隋义宁元年(617)改弘农郡置,治所在弘农县(即今河南灵宝市)。唐武德元年(618)改为鼎州。隋义宁元年(617年)改弘农郡置,治今河南省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地。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灵宝、卢氏、栾川等市县一带
一作庸。西周封国。在今河南新乡县西南。《汉书·地理志》: “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 邶、庸、卫国是也。鄁,以封纣子武庚; 庸,管叔尹之; 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罗江镇北。《新唐书·地理志》 罗江县: “北五里有茫江堰,引射水溉田入城,永徽五年,令白大信置。”
在今湖北随州市北。《方舆纪要》 卷77随州 “出山店” 条下: “万历初,议者以出山、小林、界牌三处,俱离州二百余里,当河南桐柏、信阳等县连界之冲,为流寇必由之地。……请添设州佐于界牌镇,庶几可专事防
即今山东文登市东北文登营镇。《清一统志·登州府》:文登营“在文登县东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县西门内,十年迁此。有土城周三里,东、西、南三里。营当东面之险。今移县城中”。即今山东省文登市东北文登营。明
即今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西起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西南津关,全长193公里。《水经·江水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障,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诸书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