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溪
即今福建武夷山市搏南崇阳溪。《方舆纪要》卷97崇安县: 崇溪 “在县治东南。有二源: 一出县东北岑阳山,承诸山溪壑之水西南流,绕城北一里,而为东溪; 一出分水岭,东南流,汇诸溪之水,经县西北十里大富桥下,支分为陈湾陂,其正流亦至城北一里会于东溪,是为西溪。陈湾陂之水则由治西贯于中城,达于南郊,委蛇十里,支分广溉,谓之清献渠,宋赵抃所凿以溉田者也。西溪会于东溪,绕县城东而南下,是为崇溪,俗名大溪。又南经赤石渡,又南纳武夷九曲诸水,经黄亭而南入建阳县界”,为建溪。
即今福建武夷山市搏南崇阳溪。《方舆纪要》卷97崇安县: 崇溪 “在县治东南。有二源: 一出县东北岑阳山,承诸山溪壑之水西南流,绕城北一里,而为东溪; 一出分水岭,东南流,汇诸溪之水,经县西北十里大富桥下,支分为陈湾陂,其正流亦至城北一里会于东溪,是为西溪。陈湾陂之水则由治西贯于中城,达于南郊,委蛇十里,支分广溉,谓之清献渠,宋赵抃所凿以溉田者也。西溪会于东溪,绕县城东而南下,是为崇溪,俗名大溪。又南经赤石渡,又南纳武夷九曲诸水,经黄亭而南入建阳县界”,为建溪。
在今陕西凤县东。《明一统志》卷34汉中府:土门隘,“自青冈坪过武休山寨至此,甚峻险。元汪世显取蜀经此”。在今陕西省凤县东南。元将汪世显经此取蜀。
即今新疆克拉玛依市南独山子区。1935年建油矿,驻安集海 (今沙湾县西安集海镇)。翌年移于此,由苏联矿业考察团主持。1938年改为苏新合办。
在今江西石城县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石城县: 洪石岩在 “县南四十里。攀磴而入,石门宽衍如屋,有甘泉涌出。其北曰倒岩,转而南为狮子岩。四面峭壁,路止 一线”。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广储门外。《清一统志 ·扬州府一》 引 《江都县志》: “明万历中,州守吴秀浚河积土而成,因树以梅,故名。” 史可法殉国后,人葬其衣冠于此。②在今广东紫金山西百里。《方舆纪要》 卷10
西魏置,属白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北周省入建威县。西魏置,治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北周废入建威县。
即今福建长汀县东北馆前镇。元置馆前站。明洪武初改为驿。
即今山西阳曲县西北北小店。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西北罗路村。后废。又称罗那州。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西北罗路。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北宋元符元年(1089)于灰家嘴筑,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西北。金为兴平堡。元废。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筑,在今甘肃省环县西北。金改为堡。元废。
在今湖南衡东县东境。《方舆纪要》卷80衡山县:“阴山港在县东百里,与攸县接界,其下流入于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