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岷山

岷山

亦作㟭山。 又名汶山、 渎山、 汶阜山、 汶焦山。在今四川西北部,绵延川、甘两省边境。《尚书· 禹贡》: “岷山导江。” 为岷江水系与嘉陵水系的发源处,高山白雪皑皑,主峰雪宝鼎海拔5588米。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此,毛泽东 《长征》 诗: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古称汶山。自四川、甘肃两省边境绵延到四川境内,主体部分在四川省北部。《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西北—东南走向。处青藏高原边缘,海拔 4000 米以上,呈高原状。主峰雪宝顶,位于松潘县东,海拔 5588 米。5000 米以上有现代冰川分布。多古冰川遗迹,有很多冰川造成的湖泊(当地称“海子”),以九寨沟一带最为集中。为岷江和嘉陵江大支流白龙江、涪江的发源地。富天然林,有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建有多处自然保护区。黄龙寺—九寨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为世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35年9月红军长征经此。


猜你喜欢

  • 思明州

    ①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北宋属邕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 改为思明路。②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思唐州置,治所在武郎县 (今广西平南县北马练瑶族乡)。辖境相当

  • 明月池

    ①在今湖南澧县西南。《舆地纪胜》卷70澧州: 明月池 “在郡圃东。李群玉游息之地也”。②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水经·沅水注》: “沅水又东历临沅县西,为明月池、白璧湾。湾状半月,清潭镜澈。”③在今四川

  • 灵关山

    在今四川宝兴县南灵关镇附近。晋左思《蜀都赋》:“廓灵关以为门。”刘逵注:“灵关、山名。在成都西南汉寿界。”《宋书·符瑞志中》:西晋咸宁二年(276),“二龙见于汉嘉灵关”。《寰宇记》卷77卢山县:灵关

  • 狄道县

    ①秦置,为陇西郡治。治所即今甘肃临洮县。《汉书·地理志》 狄道县注:师古曰,“其地有狄种,故云狄道。”西晋为狄道郡治。东晋建元元年(343),张骏于此置武始郡。隋属金城郡。唐初属兰州,乾元初为临州治。

  • 和顺县

    隋开皇十年 (590) 置,属并州。治所即今山西和顺县。《元和志》 卷13和顺县: “因县东北和顺故城为名。” 大业初属太原郡。唐属辽州。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省入辽山县,元祐元年 (1086)

  • 原宪城

    在今山东平邑县北。《方舆纪要》 卷33费县“舆城” 条下: “又原宪城,在县西北百十里。或曰原宪所居。”

  • 青龙渡

    在今山西柳林县东青龙村。旧属永宁州,明置巡司于此。

  • 松桃山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北十里。清雍正间尝置松桃厅于山下。

  • 蜀郡

    周赧王元年 (前314) 秦惠王置,治所在成都县 (今四川成都市)。《元和志》 卷31成都府: “以蜀山以为郡名。” 西汉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以南,北川、彭县、洪雅以西,峨边、石棉以北,邛崃山、大渡河以

  • 九淋水

    即龙门水。今广东龙门县南之龙门河。《明史·地理志》 龙门县:“南有龙门水,亦曰九淋水,流入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