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城
在今安徽明光市北淮河南岸。《寰宇记》卷16泗州临淮县:“古屯城在徐城县西南八十五里。陈太建五年大将吴明彻于此置堰,断淮水以灌濠州,缘此筑城,置兵防守,其城南北作隔分为两城。淮南招义县界又有一城临水,南北相对,亦是同时筑,名为屯城。”
在今安徽明光市北淮河南岸。《寰宇记》卷16泗州临淮县:“古屯城在徐城县西南八十五里。陈太建五年大将吴明彻于此置堰,断淮水以灌濠州,缘此筑城,置兵防守,其城南北作隔分为两城。淮南招义县界又有一城临水,南北相对,亦是同时筑,名为屯城。”
明置,属铁岭卫。在今辽宁铁岭县西北。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紧邻胶州市)。《汉书·地理志》:“莒子始起此,后徙莒。”师古曰:“即《春秋》左氏传所谓介根也。”东汉废。古县名。西汉以计斤邑置,治今山东省胶州市西南。属琅邪郡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嶂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后废。
①战国秦置,为汉中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东二里。《史记·项羽本纪》: 楚汉之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即此。据《水经·沔水注》: “ 《耆旧传》 云,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
①即今福建南安市南之九溪。《方舆纪要》卷99南安县:“九溪在县(旧治在丰州镇)西南二十五里。有柏峰山,溪流出焉。逶迤而东,分为九派,汇为龙潭。下流至晋江县之安海镇,过安平桥入海。”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
西晋太康初改南平县置,属建安郡。治所即今福建南平市。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废。民国《福建通志》卷2《沿革》:“东汉建安元年分侯官北乡置南平县,晋析为延平、宛平,殆取山川袤延,宛转中有平原之意。”古县
即今云南西部之澜沧江。唐代称兰沧江。唐樊绰《蛮书》卷2:“兰沧江源出吐蕃中大雪山下莎川,东南过聿赍城西,谓之濑水河。又过顺蛮部落,南流过剑川大山之西。兰沧江南流入海。”南诏以为四渎之一。《元混一方舆胜
战国赵邑,即今山西高平市。《水经·沁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晋烈公元年 (前419),“赵献子城泫氏”,即此。西汉置泫氏县。古邑名。战国初赵邑,后为魏邑。即今山西省高平市。《水经注·沁水》:晋烈公
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五十里马营河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马营河堡“万历元年土筑,周不及一里,分边五里零。内十水口最冲”。在今山西省右玉县右玉镇西北。明万历初筑。
在今广西忻城县西。红水河支流。《方舆纪要》卷109忻城县:龙塘江“在县北。源出龙塘山,东南流入乌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