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峡
即小峡。在今青海平安县西小峡乡境。《清一统志·西宁府一》:峡口山“亦名小石峡”。
即小峡。在今青海平安县西小峡乡境。《清一统志·西宁府一》:峡口山“亦名小石峡”。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的直名丁宜。明张燮《东西洋考》卷4:“丁机宜,爪哇属国也。幅员最狭,酋众仅千余。柔佛黠而雄,丁机宜境相接也。”《顺风相送》“苧盘往丁机宜针”条:“(长腰屿)出猪母头用庚酉、
在今河北易县东南。该地发现战国时燕国都城遗址。
一名瀑布井。在今四川西昌市南。《方舆纪要》 卷74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 深市井 “在司南三十里。自山顶流下,如白练然”。
① 一作蜡山。 又名雀山。 在今山东烟台市南㟙山。 清光绪 《登州府志》 卷3: 㟙山 “山麓有温泉”。②即鹊山。今山东济南市北鹊山。即“鹊山(2)”。
明置,在今贵州黄平县北。《清一统志·镇远府》:马鬃岭关“在黄平州东马鬃岭上”。
在今浙江德清县西七十里。《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 高坞岭在 “县 (治今武康镇) 西七十里,与安吉州分界”。
在今湖北武昌县东。《寰宇记》卷112江夏县:江夏山“在县东南,有小山迤逦东入武昌界,西去县六十里。其山重叠,本名峡山,天宝六年改为江夏山”。
亦作録鸦镇。北宋置,属南流县。在今广西玉林市西三十五里绿鵶山下。《舆地纪胜》卷121郁林州: 绿鵶场 “在南流县。岁收铁六万四千七百斤,往韶州涔水场库交”。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平原县置,为泷州治。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大业初为永熙郡治。唐为泷州治。北宋属康州。南宋属德庆府。元属德庆路,大德八年 (1304) 移治今罗定市。明万历五年 (157
亦名滃溪。即今广东翁源县境之翁溪。《明史·地理志》 翁源县: “东有灵池山,滃溪出焉,即泷头水。” 《宋史·南汉刘氏世家》: 开宝四年(971) 潘美攻占韶州后,又破英州、雄州,“次泷头,(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