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小桑落墅

小桑落墅

即今山东阳信县东南四十里小桑乡。民国《阳信县志》有小桑落墅。东距大桑落墅十五里,故名。


古地名。即今山东省阳信市东南小桑乡。与东南数里的大桑落墅总称桑落墅,元曾置巡检司于此。明初移于清河镇。


猜你喜欢

  • 吴王渡

    在今山西临猗县西七十里茎河东岸吴王村。明洪武四年(1371)于此置吴王寨巡司。《清一统志·蒲州府一》 称:“昔有吴、王二姓居此,故名。”

  • 羊角城

    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前547),“齐乌余以廪丘奔晋,袭卫羊角,取之”。杜注:“今廪丘县所治羊角城是。”《晋书·地理志》 濮阳国廪丘:“有羊角城。”

  • 大赤县

    元置,治所在今云南宜良县西。后废。古县名。元置,治今云南省昆明市东长水。属中庆路。元至元中废入宜良州。

  • 奉国军

    唐方镇名。中和二年 (882) 升蔡州防御使置,治所在蔡州(今河南汝南县)。乾宁四年(897) 增领申、和二州。后废。(1)唐方镇名。中和二年(882年)置,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后废。(2)北宋建

  • 彭亡聚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江口镇。《续汉书 ·郡国志》: “武阳有彭亡聚。” 《水经·江水注》:“江水自武阳东至彭亡聚,昔岑彭与吴汉溯江水入蜀,军次是地。” 即此。

  • 河西县

    ①唐武德三年 (620) 析郃阳县置,属西韩州。治所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夏阳村。乾元三年 (760) 改名夏阳县。同年又改朝邑县为河西县,属河中府。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大历五年(770)

  • 泰伯城

    亦作太伯城、梅里村。相传周太王之子泰伯所筑。在今无锡市东南三十里梅村。《吴越春秋》 卷1: 太伯 “还荆蛮,国民君而事之,自号为句吴,……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史记· 吴太伯世家》 正义: “太伯居梅

  • 涂 (塗) 松镇

    又名杜松。即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三十五里涂松。《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 涂松镇 “镇有涂松冈,因名。《志》 云: 镇西达沙头,东连龙市,东北为横泾及甘草泾。东南为七鸦浦及茜泾,盖水陆交会处也。自唐以来

  • 别故河

    在今河北滦县西。《方舆纪要》卷17滦州“横河”条下:“又有别故河,在州西北二里。发源州西北庙儿山,东南流,过岩山下,……下流俱注于滦河。”

  • 中山府

    北宋政和三年(1113)升定州置,治所在安喜县(今河北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定州市及唐县、新乐、顺平、望都、曲阳、无极等市县地。金天会中降为定州,寻复为中山府。元属真定路。明洪武初复为定州。北宋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