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定廉县

定廉县

唐武德七年 (642) 改定廉戍置,属维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北一百十里上孟乡。《元和志》卷32定廉县: “因定廉水为名。” 贞观元年 (627)废。次年复置。开元二十八年 (740) 为奉州治。天宝元年 (742) 改为云山郡治。八年 (749) 徙治天保军,属天保郡。乾元元年 (758) 为保州治。后废。


古县名。唐武德七年(624年)以白苟羌地置,治今四川省理县北。以定廉水为名。属维州。贞观元年(627年)废,三年复置。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置奉州于此,乾元元年(758年)为保州治。广德元年(763年)地入吐蕃。


猜你喜欢

  • 拉们河

    即今辽宁辽阳县东南兰河。太子河支流。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5: 拉们河在 “ (凤凰) 城西北一百八十里。源出境内大黑山”,北流入太子。

  • 孝直镇

    民国置,即今山东平阴县南孝直镇。清嘉庆《平阴县志》卷3:孝直铺“在城南五十里”。在山东省平阴县南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孝直,人口 9000。传唐时建村,村内有一老人无儿无女,

  • 滨江道

    1913年由西北路道改置,属吉林省。治滨江县 (今黑龙江哈尔滨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宾县、延寿、尚志以西,松花江以南,松花江及吉林榆树至黑龙江五常一线以北地区。1929年废。1914年6月由西北路道改

  • 徐家汇 (匯) 天主堂

    在今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建。为罗马式教堂建筑,名圣依纳爵堂。坐西朝东。前有钟楼二座,高达50余米。在进深70米的大堂内有祭台十九座,可容二千五百人。为上海最大的天主堂。

  • 隔城

    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南朝宋置,南齐置南襄城郡于此。《南齐书· 曹虎传》: 永明六年(488),“荒贼桓天生复引虏出据隔城,遣虎督数军讨之”。

  • 夏口城

    三国吴黄武二年 (223) 孙权筑。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蛇山。《水经·江水注》: “黄鹄山东北对夏口城。” 即此。南朝宋为郢州及江夏郡治。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筑,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鹄山上。形势

  • 四道河

    即今内蒙古多伦县东北羊肠河,为滦河支流。清乾隆《口北三厅志》卷2:四道河在“多伦诺尔东北九十余里,察哈尔正蓝旗与克西克腾交界之境。中产细鳞鱼,极肥美”。

  • 威川州

    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当在今四川德昌县境。后废。

  • 孟亭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市内。《新唐书·孟浩然传》: “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咸通中,刺史郑诚谓: ‘贤者名不可斥。’ 更署曰孟亭。”

  • 蓝坊镇

    即今广东蕉岭县东二十里蓝坊镇。《明史·地理志》 镇平县: “东有蓝坊巡检司,自石窟司迁治,更名。”(1)在江西省高安市东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单圩街,人口6510。以境内蓝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