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官庄镇

官庄镇

①即今河北内丘县东南二十里官庄乡。明嘉靖二十五年 (1546) 于此筑官庄堡。

②民国置,即今山东安丘市南四十里官庄镇。明万历 《安丘县志》 卷5镇店: 城南 “官庄,有市”。


(1)在天津市蓟县西北部。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官庄,人口 1730。清乾隆时始建,因京官驻此监修盘山行宫得名。1956年设官庄乡。1958年改属城关公社,1961年析设官庄公社。1983年复乡,1990年置镇。境内群山环抱,为天津市核桃、板栗、柿子主要产地。有针织、罐头、自行车零件等厂。津蓟铁路经此,蓟官公路终点。镇西北有盘山风景区。(2)在安徽省潜山县北部。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刘家新屋,人口 2000。因境内有一村名官庄,故名。1949年设官庄乡,1958年改为官庄公社,1984年复设官庄乡。1992年与大水乡合并置官庄镇。地处大别山区。产稻、小麦、黄花菜。特产汉皮纸。有花岗石、毛笔、造纸等厂和水电站。源晓公路经此。(3)在山东省安丘市南部。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官庄村,人口1.1万。据传古时官府令民在此垦荒屯田,不纳赋税,遂称官庄。1950年改称潍安县第六区。1952年改称安丘县第十三区。1955年改称官庄区。1958年2月改为官庄乡,同年9月成立官庄公社。1984年置官庄镇。主产小麦、玉米、甘薯、棉花、黄烟、大蒜。有机修、造纸、人造花岗石、塑料、水泥制品等厂。央赣、温宋公路交会过境。有龙山—商周文化遗址和泥沟子文化遗址。(4)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部。面积88.2平方千米。人口10.5万。镇人民政府驻官庄,人口580。清初建村,因系官府公田上的村庄,故名。196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86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甘薯、大豆、棉花等。有机修、地毯、手套、制醋等厂。林南有河南油田、化肥厂。瓦唐公路经此。古迹有龚营遗址。(5)在湖南省沅陵县东部。面积181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官庄,人口 3300。据《徐氏家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第十二路旗牌官于此置庄屯田,故名。清设官庄塘。1950年属沅陵县五区,1956年设官庄乡。1958年为先锋公社,1961年为官庄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茶叶、大豆、木材等,毛尖茶有名。有茶叶、机修、竹木加工等厂。湘西金矿设境内。设有圩场。319国道经此。(6)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部。面积101.7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官庄,人口920。因有官家庄园得名。清乾隆初年置县时属南洞里,后废里改乡。1938年析南洞乡置官庄镇,1941年改乡。1958年为中和公社官庄分社,1964年升官庄公社。1983年复乡,2001年与红岩乡和肖塘乡七村合并建官庄镇。产稻、玉米、甘薯、烤烟、板栗、生猪等。有建材、农机、电解锰、水电等厂。319国道纵贯南北,另有官红、红大、新毛等公路。(7)在陕西省淳化县西北部。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官庄,人口 1180。《淳化县志》载,明代即称官庄镇。1956年设官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苹果、烟叶、油菜籽。有综合加工、砖瓦等厂。211国道经此。古迹有金牙山龙盘寺。


猜你喜欢

  • 龙泓山

    又名龙岩山、灵岩山、九龙山。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北四里。《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龙泓“在龙游县之龙岩山。东坡《送张嘉州》诗:‘梦中却到龙泓口’是也”。山麓旧有龙泓寺。今西面崖石上有唐末佛教造像大小七十

  • 天台岭

    在今陕西宁强县东五十里。《方舆纪要》卷56宁羌州:天台岭“其山高而顶平,因名。岭下有铁锁桥”。

  • 昭山

    ①一名马山。在今湖南湘潭市东北,湘江东岸。《水经·湘水注》: “湘水又北径昭山西,山下有旋泉,深不可测,故言昭潭无底也。” 《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引 《寰宇记》: 昭山 “以周昭王至此,故名”。②

  • 鸡田州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以铁勒阿跌部置,属燕然都护府。其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哈拉河与鄂尔浑河下游一带。总章二年(669)属安北都护府。开元元年(713)改隶灵州都督府。侨治回乐县(在今宁夏吴忠市北)。

  • 鹘岭关

    一名铁鹘岭。在今陕西山阳县南鹘岭。《舆地纪胜》 卷189金州: 上津县 “绍兴十六年和好成,割上津县鹘岭关外卓驮平为界”。在今陕西省山阳县东南大小鹘岭处。《舆地纪胜》:宋金和议成,宋金以上津鹘岭关为界

  • 那莫田

    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北。清有把总驻防。

  • 紫云 (雲) 洞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栖霞岭上。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 卷9: 紫云洞 “倚空如悬,阴凉彻骨”。清袁枚有 《游紫云金鼓诸洞》 诗。

  • 安西府

    ①唐贞观十三年(639)置,属洮州。治所在今甘肃卓尼县城附近。后废。《元和志》卷39临潭县:“安西府,在县东四十里。周明帝武成元年,行军总管博陵公贺兰祥讨吐谷浑,筑此城以保据西土,后因置博陵郡。隋又为

  • 石甸长官司

    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属镇康路。治所在今云南施甸县北七里长官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施甸长官司。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治今云南省施甸县。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名施甸

  • 扶邪城

    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北部。《清一统志·云南府》 引《罗次县志》:“南诏有扶邪都统。《实录》云,南诏于罗次州,置扶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