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村寨
当在今贵州仁怀县境。《明史·吴广传》:万历二十五年(1597)征播之役,“广屯二郎坝,大行招徕。……陶洪、安村、罗村三砦土官各出降,他部来归者数万”。
约在今贵州省仁怀市境。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吴广出合江屯二郎坝,陶洪、安村、罗村三寨土官出降,即指此。
当在今贵州仁怀县境。《明史·吴广传》:万历二十五年(1597)征播之役,“广屯二郎坝,大行招徕。……陶洪、安村、罗村三砦土官各出降,他部来归者数万”。
约在今贵州省仁怀市境。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吴广出合江屯二郎坝,陶洪、安村、罗村三寨土官出降,即指此。
在今西藏贡嘎县雅鲁藏布江南岸。17世纪中叶由喇嘛教宁玛派 (红教) 僧人居美多吉主持兴建。为宁玛派在西藏的重要寺院之一。“敏珠林”,藏语意为成熟解脱洲。
即今浙江上虞市东北十二里五泽乡驻地。清光绪 《上虞县志》 卷18 《村镇行市》: 三都有驿亭。在浙江省上虞市东北部、浙东运河两岸。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驿亭,人口 2500。昔置
唐渤海国置,属渤州。治所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辽以后废。
①一作大静堡。明置,属广宁后屯卫。在今辽宁义县东北砖城子。明《辽东志》卷3:大静堡“嘉靖丁亥添设,……本堡原系通贼要路,大宁、大清二堡马兵可为策应”。②即今甘肃古浪县东大靖镇。《清一统志·凉州府二》:
即浪卡子宗。今西藏浪卡子县。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纳, 鼻也。城形如之, 土色白,故名。”
元北境部族,又译兀儿速惕、乌思。在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支流乌斯河流域。《元史·地理志》 乌斯:“亦因水为名,在吉利吉思东,谦河之北。”元太祖命术赤率军取其地,元世祖置益兰州等处五部断事官治之。
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南古辣镇。《舆地纪胜》卷113引《桂海虞衡志》云:“古辣,乃宾、横间墟名。以墟中泉酿酒,既熟不煮,但埋之地中, 日足取出,色浅红,味甘而致远,虽行烈日中不亟坏,南州珍之。”又引宋徐安国
在今陕西彬县西十八里。《元和志》 卷3新平县: 槀丘堡 “东、西、南三面石坡峭峻高十丈,北面筑城高二丈。武德二年置,贞观七年废”。
①又名洛涧。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北之窑河。《明史·地理志》 凤阳府怀远县: “又西南有洛水,与寿州分界,径县南新城村入淮。”②在今山东莒县西北四十里。出檀特山阴,东南流入于沭。元于钦 《齐乘》 卷2 “沭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改昭德县置,属滏阳县。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临水镇。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降昭德县置,即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临水。属滏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