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婆润县

婆润县

即婆闰县。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九十六里。《旧唐书· 地理志》 平泉县: “汉牛鞞县地,后魏置婆润县。隋移县治于赖黎池,仍改为平泉县。”


猜你喜欢

  • ?厦

    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南五十余里白际岭。明置巡司于此。嘉靖中移驻屯溪。

  • 双女山

    在今广东南海市北,东距广州市十五里。《宋史·刘鋹传》:开宝四年(971),伐南汉,潘美破英、雄二州,次泷头,刘鋹遣使请和,美挟鋹“过马径,去广城十里,砦于双女山下”。《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 羊圈子谷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清一统志·归化城六厅》:羊圈子谷“在绥远城东北六十六里。蒙古名衣马图”。

  • 都匀洞

    在今贵州都匀市东南 (都匀司东十里)。《清一统志· 都匀府》 引 《名山胜概记》: “洞门北向,高广皆一丈五尺。洞中石如象鼻,杂草丛生。”

  • ①夏至春秋时古国。姒姓。春秋时灭于莒。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北三十里鄫城。《春秋》: 僖公十四年 (前646),“使鄫子来朝”。又襄公六年 (前567),“莒人灭鄫”。即此。后亦曰缯。《史记·吴世家》: “

  • 大村镇

    亦作渡村。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渡村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吴县记:“城西南有……大村等市。”民国时改为大村镇。(1)在山东省胶南市西部。面积153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村,人口2000。明初

  • 罗窦洞

    在今广东信宜县西南镇隆镇南一里。《旧唐书·地理志》 窦州: “取州界有罗窦洞为名。” 《资治通鉴》: 唐贞观五年 (631),“罗窦诸洞僚反”,高州总管冯盎帅部落二万讨之。《方舆纪要》 卷104信宜县

  • 八里郎

    一作巴里郎。即今西藏洛隆县西八里。清《西藏图考》卷3:巴里郎“一作八里郎”。

  • 阳县

    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 属豫章郡。治所在四望山 (今江西都昌县东南周溪镇泗山)。三国吴属鄱阳郡。南齐永初二年 (421) 废。

  • 马步隘

    在今浙江遂昌县北二十里大马埠村南。明置马步巡司于此。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