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基城
在今河南柘城县东南。《元和志》 卷7宁陵县: 始基故城 “晋豫州刺史祖逖督护卫策所筑。初,乞活魁遣陈川据陈留浚仪,遣将魏硕于谷水南营。逖遣策等追战,大破之。因即立戍留守。策曰: ‘从祖公北伐数年,功始基于此。’ 因以为名”。
在今河南柘城县东南。《元和志》 卷7宁陵县: 始基故城 “晋豫州刺史祖逖督护卫策所筑。初,乞活魁遣陈川据陈留浚仪,遣将魏硕于谷水南营。逖遣策等追战,大破之。因即立戍留守。策曰: ‘从祖公北伐数年,功始基于此。’ 因以为名”。
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91孝丰县: 松坑口在 “县 (治今孝丰镇) 西五十里。山溪错杂处也,有巡司戍守”。清废。
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南长甸河口。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清设县丞驻此,民国改县佐。
即倪塘。在今江苏江宁县东。《梁书·敬帝传》:太平二年(557)五月,北齐军水、步至秣陵故治,“癸卯,齐军进据儿塘,舆驾出顿赵建故篱门,内外纂严”。《陈书·高祖纪》:“齐兵自方山进及儿塘,游骑至台。”即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南三十里。一名朝阳山。又名留翎礸。《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引 《华阴县志》: “世传杨伯起葬时,大鸟落毛于此。”
在今江西上高县南。《方舆纪要》 卷84瑞州府上高县: 蒙山务 “在县南四十里,蒙山之南麓也。宋置,为采炼银铅之所。今废”。
在今河南邓州市南。《方舆纪要》 卷51邓州 “千金镇” 条下: “又有塌河关,在州南。今废。”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南潾州。治所在今四川长寿县东北。后属涪州。天宝初复属涪陵郡,乾元初属涪州。北宋熙宁三年 (1070) 废入涪陵县。古县名。唐武德初置,治今重庆市长寿区东北,属南潾州,后属
在今云南建水县南回新境。明置阿土寨土寨长。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六十里,接安徽广德县界。《寰宇记》 卷94长兴县 “金沙泉”条: “按茶产于邑界……生凤亭山伏翼阁,飞云、曲水二寺,青岘、啄木二岭者,与寿州同。”
中国的别称。古代传说禹划分全国为九州,后世遂相沿称中国为禹域。中国的别称。传说禹首先划分九州,并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界地,后世遂相沿称中国为禹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