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墓山
在今四川温江县西北寿安乡北。明天启《成都府志》卷2:大墓山在“温江治西二十五里。土人云是鱼凫王墓”。民国《温江县志》卷2:“鱼凫王墓在治西北三十三里吴家场南二里。俗呼大墓山。”
在今四川温江县西北寿安乡北。明天启《成都府志》卷2:大墓山在“温江治西二十五里。土人云是鱼凫王墓”。民国《温江县志》卷2:“鱼凫王墓在治西北三十三里吴家场南二里。俗呼大墓山。”
①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北十里。《清一统志·宁国府一》:龙门岭“在太平县西北十五里。上下十余里,势甚高峻”。②在今浙江武义县南。《方舆纪要》卷93武义县“稽句岭”条引《闻见录》:“县南四十里曰龙门岭,有
①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苍梧县、广东封开县境。后属苍梧郡。齐以后废。②北魏置,属广化郡。治所在今甘肃徽县东南。隋大业初省入河池县。③北周改重阳县置,为南襄阳郡治。治所即今湖北南漳县。隋开皇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昌邑市西二里。《方舆纪要》 卷36昌邑县: 都昌城 “齐顷公赏逢丑父之功,食邑都昌”。又引 《晏子春秋》: “景公封晏子以都昌,辞而不受。” 西汉置都昌侯国。区片名。在山东省昌邑市
在今湖南衡山县西三里。《清一统志·衡州府一》:巾台“台径三丈。昔禹南巡,望九疑而祭舜于此”。
一名绿鸭山。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三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84梧州府: 绿鵶山,“州人于此淘取青黄泥,炼成铁,铸为锅”。
北齐改南兖州置,治所在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南朝陈太建中复为南兖州。北周大象中又改为东广州。不久改为吴州。北齐改南兖州置,治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辖境约当今江苏省扬州市市区和邗江区西
明置,在今广西阳朔县北。《方舆纪要》卷107阳朔县:古祚驿“在城北龙头山下。旧在县北十五里,正统二年移于此”。
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北西兴镇。《清一统志·绍兴府二》:西兴水驿“在萧山县西兴场运河南岸。唐为庄亭,宋曰日边驿,后改名。今有驿丞”。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北西兴镇。宋以庄亭驿改名。后改名西兴驿。
亦称熙河路。北宋元丰时改熙河路置,治所在熙州 (今甘肃临洮县)。元祐间改为熙河兰岷路。元符间复故。
明洪武初置宁夏中护卫,正德五年(1510)改为中屯卫,属陕西都司。治所在宁夏城内(今宁夏银川市)。清顺治十五年(1658)并入宁夏右屯卫。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清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