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堤城

大堤城

即今湖北宜城市。南朝宋华山郡及华山县治此。《寰宇记》卷145宜城县:“宋大明元年以胡人流寓者立华山郡于大堤村,即今县也。……大堤城今县城也。其俗相传为大堤,城至今不改。”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筑,即今湖北省宜城市。其地有堤,障防汉水,渐成村落,后筑城,因名。宋大明元年(457年)置华山郡治此。南朝至唐为雍州(唐襄州,治今襄樊市襄阳城)与荆州(治今江陵县)间水陆交通要冲。《资治通鉴》: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张缵为雍州刺史,自江陵赴襄阳,“缵至大堤”。商旅往返繁会,声色娱乐兴盛,乐府诗歌中有《大堤曲》。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隋王诞作《襄阳来夜乐》:“朝发襄阳来,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旧唐书·音乐志》)唐孟浩然《大堤行寄万七》:“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猜你喜欢

  • 草河

    在今辽宁凤城市北。 为叆河支流。 《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草河 “在岫岩厅所辖凤凰城北三十里。 源出桃树峪, 东南流入叆河”。

  • 笠泽

    古水名。《左传》: 哀公十七年 (前478),“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一说即今江苏太湖; 一说系太湖东岸一小湖,在今江苏吴江市境; 一说即今吴淞江 (古名松江)。《吴地记》: “松江,一

  • 赤峰市

    1945年8月革命根据地由赤峰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内蒙古赤峰市。1947年并入赤峰县。1948年复置。1955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改属辽宁省。1979年复属内蒙古自治区。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 三交镇

    ①唐置,属九陇县。在今四川彭州市西。《资治通鉴》:唐龙纪元年(889),王建大破山行军于新繁,“杨晟惧,徙屯三交”。即此。②清置,属临县。即今山西临县南三交镇。(1)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西南部。面积3

  • 聂都隘

    即今江西崇义县西南聂都山下聂都乡。明时有巡司驻此。《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崇义县:聂都隘 “在县西南聂都山下。为县境之襟要。嘉靖三十一年,岑溪贼李文彪由火径过游仙隘,掠县境之关田。隆庆四年,流贼黄朝

  • 禁坑 (阬)

    一名禁峪。又名禁沟。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去旧潼关十里。黄巢由此入潼关。《资治通鉴》: 唐广明元年 (880),黄巢前锋军抵关下,齐克让走入关。“关左有谷,平日禁人往来,以榷征税,谓之 ‘禁阬’”。

  • 万洋山

    即万阳山。在今江西、湖南两省边境。《清一统志·衡州府一》:万洋山“在酃县东南八十里。一名石含山。延亘三百里,中多古木怪石,接江西吉安府龙泉县、永宁县,南安府崇义县,长沙府茶陵州,郴州桂东县界”。又称万

  • 独店

    即今甘肃灵台县北十五里独店乡。清宣统 《甘肃新通志》 卷3泾州灵台县图: 东北有独店镇。

  • 首拔河

    亦名树枝河。即今新疆和田、策勒二县境之玉龙喀什河。《魏书·西域传》: “于阗城东三十里有首拔河,中出玉石。” 唐杜祐《通典》 卷192:“首拔河,亦名树枝河。或云即黄河也。北流七百里入计戍水,一名计首

  • 浦口

    ①浦子口简称。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北浦口镇。②即涌口。在今湖北洪湖市境长江北岸。《宋书·刘道规传》: 东晋义熙六年 (410),讨桓谦,“水陆齐进,谦大败,单舸走,欲下就 (荀) 林,追斩之。还至浦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