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名路

大名路

元改大名府置,属中书省燕南河北肃政廉访司。治所在元城、大名二县(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河南内黄、清丰、南乐、浚县、濮阳、滑县、长垣及山东东明等县市地。明初改为大名府。


元改大名府置,治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大名、邱县、魏县及河南省南乐、内黄、清丰、濮阳、浚县、滑县、长垣和山东省东明等地。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为府。因地为漳、卫、黄河所经,故为河防要地。


猜你喜欢

  • 瓮 (甕) 水寨

    南宋绍兴中置,属黄平府。在今贵州瓮安县西北瓮水司。明初改置瓮水安抚司。

  • 都城乡

    即今广东郁南县治都城镇。明置巡司于此。即今广东省郁南县都城镇。宋属端溪县。明洪武十年(1377年)置巡检司于此。参见“都城镇”。

  • 苻融垒

    在今河北阜城县东北。《元和志》 卷17阜城县: “苻融垒在县东北二十四里。” 《方舆纪要》 卷13阜城县: 苻融垒,“ 《志》 云: 苻坚灭燕,遣融引军东略,尝屯于此,因名”。

  • 混元河

    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南三道河子,为阿什河支流。由头道、二道、三道、四道诸河总汇而成,故名。《清史稿·地理志》 双城府: “东: 阿什河自宾州缘界,合混元河。”

  • 神泉监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五里。《元丰九域志》 卷5: 睦州 “监一,神泉,州 (治今梅城镇)东五里”。《宋史·地理志》 建德府神泉监: “熙宁七年置,铸铜钱,寻罢,庆元三年复。”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

  • 绛州

    北周武成二年 (560) 改东雍州置,治所在龙头城 (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八里),武帝移治柏壁城 (今新绛县西南二十里柏壁村),建德六年(577) 又移治玉壁城 (今稷山县西南十二里汾河南岸)。辖境相

  • 五夫村

    即今福建武夷山市东南五夫镇。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置巡司于此。

  • 五家子

    即今黑龙江省双城市北五家镇。清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双城厅北有五家子。民国《双城县志》卷2:出城东北行,“厢蓝旗四屯五十里五家子,逾此滨江县大路”。

  • 杨城

    ①即阳城。今河北清苑县(南大冉)西南五十里阳城镇。《资治通鉴》:东晋隆安元年(397),燕慕容宝“闻魏王珪攻信都,出屯深泽,遣赵王麟攻杨城”。即此。②在今湖南安乡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7安乡县

  • 紫陀

    亦名子夺、解冻。即今西藏洛隆县驻地孜托。藏语意为锤形放牧地。清徐瀛 《西征日记》: 自洛龙宗七十里过铁塘,“又三十里至紫陀”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