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同市

大同市

①又称南市。隋东都三市之一。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西南部。《大业杂记》载:“大同市周四里,在河南县西十里。”徐松《唐两京城坊考》说:此市“周四里。市开四门,邸一百四十一区,资货六十六行”。唐迁于固本坊,改称西市(旧大同市在其东北,唐改大同坊)。

②1949年5月当地解放后由大同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山西大同市。同年8月改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北部、长城南侧。面积1.41万平方千米(市辖区2080平方千米)。人口295.9万(市辖区139.9万)。辖城区、矿区、新荣、南郊4区和阳高、天镇、广灵、灵丘、大同、浑源、左云7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区。为中国北方历史名城和军事重镇。秦于今市区东北古城置平城县,属雁门郡。北魏天兴元年(398年)孝武帝拓跋珪自盛乐迁都于此。北齐为恒州治。唐为云州及云中县治。辽为陪都,析云中县置大同县,后为大同府、路治。《寰宇通志》:大同府“以在大同川,故名”。1949年由大同县析设大同市,属察哈尔省直辖市(地级)。1952年为山西省辖市。1958年由晋北专区代管。1961年复为山西省辖市(地级)。1970年由雁北地区代管,1972年为省直辖。1993年雁北地区撤销,所属大同、天镇、灵丘、阳高、左云、广灵、浑源等县划入。地处大同盆地西北部。桑干河、御河、十里河、浑河、南洋河、西洋河、壶流河、唐河流经境内。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产以玉米、谷子、小麦、莜麦、豆类、薯类、甜菜、胡麻、白麻为主。矿产有煤、铁、金、铜、石灰石、高岭土、石墨、白云石、云母、大理石、耐火黏土等。特产铜火锅。有“煤都”之称。有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建材、医药、制糖、食品等工业。同蒲、京包、京原、大秦铁路和108、109、208国道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观音堂和天镇慈云寺、灵丘觉山寺、阳高云林寺、浑源悬空寺、永安寺、北岳恒山等。


猜你喜欢

  • 讨虏渠

    在今河南郾城县东。《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六年(225)三月,“行幸召陵,通讨虏渠”。即此。

  • 枫林镇

    即今浙江永嘉县东北四十里枫林镇。清光绪 《永嘉县志》 附图: 城东北四十七都有枫林。1935年置枫林镇。(1)在浙江省永嘉县东部、楠溪江东侧。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枫林,人口 8

  • 临平镇

    ①即今浙江余杭市。《晋书·顾众传》:东晋咸和三年 (328),表 “临平人范明” 为 “参军”。即此。《资治通鉴》: 五代梁太祖开平三年 (909),“ (高) 澧以州叛附于淮南,举兵焚义和临平镇”。

  • 冈里木孙山

    在今西藏日土县北。《清一统志·西藏》:冈里木孙山“在鲁多克城西北三百八十里,山甚高险, 自遮达布里山绵亘而北,至此为阿里之北界”。“冈里”藏语意为雪山,“木孙”突厥语意为冰。

  • 鸦 (鵶) 桥江

    亦名绿鸭水。即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四十里鸭桥江。为车陂江支流。《方舆纪要》卷108郁林州: 鸦桥江 “源出绿鸦山,亦名绿鸦水”。

  • 脊现岭

    大龙山支脉。在今安徽安庆市北十八里,岭上有脊现关。《方舆纪要》 卷26安庆府怀宁县: 大龙山 “又南十里为白麟、火炉诸峰,其脉伏而复见,耸起如脊者, 曰脊现岭,为集贤岭”。

  • 宁强县

    1942年改宁羌县置,属陕西省。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在陕西省西南部。南与四川省毗连,西与甘肃省相邻。属汉中市。面积 3248 平方千米。人口33.3万。辖12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明洪武三十

  • 宋和县

    南齐置,属高兴郡。治所无考,当在今广东化州、廉江、遂溪等市县境。隋开皇时废。

  • 子午岭

    亦作子午山。在今陕西中部县西。《清一统志·鄜州》:子午岭“在中部县西北二百里,接甘肃庆阳府合水县界。沮水出此”。在陕西省和甘肃省最东部交界地带,处于北洛河和泾河支流环江—马连河间。因主脊大体为南北走向

  • 东茶溪

    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欧阳司:东茶溪“在司东北。出东茶山,流入亮寨界,下流合于湖耳司之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