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佘太村
又作佘泰。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之大佘太镇。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析萨拉齐厅西境置五原厅,初设治于此,次年改设于兴盛旺。1926年于此置大佘太设治局, 1933年改名安北设治局,1942年改设安北县。
又作佘泰。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之大佘太镇。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析萨拉齐厅西境置五原厅,初设治于此,次年改设于兴盛旺。1926年于此置大佘太设治局, 1933年改名安北设治局,1942年改设安北县。
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市荣乡境。《方舆纪要》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 渥洼池 “在蛮部中,产良马。其前后之田,皆膏腴也”。
在今浙江桐乡市西石门镇。《方舆纪要》卷91崇德县:石门塘在“县东北二十里。亦曰石门泾”。
在今河南开封市区东郊。《清一统志·开封府二》:三槐堂“宋兵部侍郎王祐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其后子旦果为相。子孙因建三槐堂。苏轼有铭”。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宋兵部侍郎王祐植三槐于庭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北烽火岛。见于清 《海国闻见录》。村名。在陕西省礼泉县东部、泾河西岸。属烽火镇。人口1200。原名白灵宫。1956年成立烽火高级农业社,闻名全国,村遂改今名。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等县一带,属牂牁郡。东汉废。
即今河北献县东三十里郭庄乡。清乾隆 《献县志》 卷3市集: 有郭庄。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茫施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潞西县治芒市镇。辖境约当今云南潞西县地。正统九年(1444)改芒市长官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芒施路改置,治今云南省潞西市(芒市)
唐武德五年 (622) 建,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十五里。《清一统志·抚州府》: 述陂城 “《府志》:唐武德五年刺史周法猛筑述陂,置陂上山田百余亩,为永久修陂之费,今为小港、华家、徐陂相连,并列为五陂”。因
北宋置,属海盐县。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北二十四里广陈镇。《方舆纪要》卷91平湖县:广陈墅“元为广陈镇,芦沥巡司置于此”。在浙江省平湖市东北部。面积33.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广陈,人口13
即广仁城。在今新疆霍城县北。清《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一月初七日,“至大芦草沟,此处有土城曰广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