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㙍
即今广东吴川市西北塘㙍镇。 1942年吴川县曾徙治于此。
即今广东吴川市西北塘㙍镇。 1942年吴川县曾徙治于此。
即今河北丰润县西三十里白官屯镇。清于此设堡。
北齐改涣北县置,属谯郡。治所在铚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七十里古城乡)。以临涣水为名。隋大业十年 (614) 移治今濉溪县西南临涣集。唐属亳州,元和九年 (814) 属宿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 废。
北宋大观二年 (1108) 置,为溱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吹角乡。宣和二年 (1120) 废为砦。(溱zhēn) 古县名。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置,治今重庆市綦江县南吹角,属溱州。宣和二年(1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舆地纪胜》 卷84郢州: 新罗泉 “在京山县北十里芭蕉寺。旧云新罗僧修行于此。一日白众,欲归。神告之勿去。僧曰,吾思乡中水矣。神指其地,即有泉出。僧尝之,与乡味等”。《方舆纪要》
在今广西钦州市南海口。《清一统志·广东统部》:龙门协把总驻防于此。
北宋政和四年(1114)置,为兑州治。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宣和三年(1121)废。古县名。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东南。为兑州治。宣和三年(1121年)废为靖远寨。
又名玄帝庙、上帝庙。明洪武十五年(1382)建,在今辽宁盖州市城内西大街路北。为供奉玄天上帝(即玉皇大帝)宫观。今仅存正殿,塑像早已不存。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置,属秀容县。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四十五里冶子岭附近。
明嘉靖五年(1526)置,属固原卫。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下马关镇。清同治十二年(1873)于此置平远县。
又称文庙。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华门内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称文宣王庙。南宋初毁于兵火,绍兴年间重建,为建康府学,同时建贡院,为科举考场。元为集庆路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