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城阳

城阳

①战国时为韩国城阳君封邑。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五十二里胡集乡。《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十七年 (前290),“城阳君入朝”。即此。《正义》 引 《括地志》: “濮州雷泽县本汉郕阳县,古郕伯姬姓之国,周武王封弟季载于郕,其后迁城之阳也。”

②战国楚地,在今河南信阳县北。《战国策·楚策四》: “襄王流揜于城阳”,即此。


(1)古邑名。(1)在今山东省菏泽市东北。战国时城阳君被封于此。(2)战国楚地。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北。《战国策·楚策四》:“襄王流揜于城阳。”即此。(2)古地区名。地处齐长城之南,故名。在今山东省沂南县、莒县等地。《战国策·齐策六》谓齐闵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又曰:“阖城阳而王,天下莫之能止……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3)集镇名。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北部。区人民政府驻地。属城阳街道办事处。人口1.1万。为原城阳镇人民政府驻地。以处汉不其城之阳得名。农以蔬菜为主,种小麦、玉米。有鞋业、被服针织、玩具、变压器、仪表、铸造、塑料、机械建材、饲料加工等厂。胶济铁路、济青、烟青高速公路经此。古迹有城子“龙山文化”遗址、秦汉不其城文化遗址、汉墓群。(4)村名。在山东省费县北部,属薛庄镇。人口 1920。据《费县志》记载:“县治东北三十里有薛庄集,集之南数里有村曰城阳。土人因拟薛庄为薛固,虽无城址,然揆之地势,似为近之。”薛固是县城名,该村位其南,故称为城阳。有公路接董泗公路。村北有唐代古银杏一棵。


猜你喜欢

  • 黄喜冲 (衝)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 黄喜冲在 “卫东北三十里。又东北四十里为塔儿冲”。

  • 吴昌县

    ①三国吴改汉昌县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南三十里金铺观。南朝梁属岳阳郡。隋开皇九年(589)省入罗县。②五代晋天福七年(942)吴越改横山县置,属杭州。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九十八里昌化镇。北

  • 开刊县

    西晋改平乡县置,属汉嘉郡。治所在今四川洪雅县西。《水经·沫水注》:“沫水又东径开刊县,故平乡也。晋初置。”后废。

  • 白石镇城

    唐宣宗时筑,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南三里。《方舆胜览》卷70西和州:“丙午,金人初犯中原。越五年,陕西尽陷,……熙河偏将关师古率熙河兵戍于本州之白石镇,外控强敌,内为全蜀之保障,州遂侨治于北。”

  • 石门站

    ①元置,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南石门乡。②元置,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一百二十里白沙镇。明万历九年(1581)改为白沙水驿。

  • 新镇坝

    即今四川仪陇县西南新政镇。唐于此置新政县。清设巡司、县丞。民国设县佐。

  • 建明寺

    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平城故城。北魏承明元年 (476) 八月,孝文帝诏建。同年十月,孝文帝曾行幸此寺。

  • 水

    亦作江。 又名皂江。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至彭山县一段岷江。 《汉书·地理志》 江原县: “水首受江,南至武阳入江。” 《水经·江水注》: 武阳县“有江入焉

  • 番和县

    西汉置,属张掖郡,为农都尉治。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俗称白虎城)。西晋改名番禾县。隋开皇三年 (583) 复置番和县,属凉州。大业初属武威郡。唐武德二年 (619)又改名番禾

  • 温宿县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属温宿府。治所即今新疆温宿县。以古温宿国为名。民国初属新疆阿克苏道。1930年属阿克苏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属阿克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