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十八年(1753)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亦作浦鸦河口。清置,属三姓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绥滨县西浦鸦河口附近。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同江北岸,东至海滨旧噶珊有“布雅”。
明置,属安县。即今四川北川县。《方舆纪要》卷67安县:曲山关在“县北六十里,当平武、石泉及县境三路之要。亦曰曲山寨。成化十四年抚臣张瓒自松潘移师叠溪茂州,以曲山三寨负固不服,击破之,即此”。1952年
1928年析杞、睢二县置,属河南省。治所在李坝集(今河南民权县西北八里老城)。1948年徙治田庄(即今民权县治)。在河南省东部,东北邻近山东省。属商丘市。面积 1221.7 平方千米。人口86.2万。
即吉里迷。分布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一带。《元史·乃燕传》:“尝言辽东斡拙、吉烈灭二种民数为寇,宜遣近臣谕之。帝方难其人,佥曰:‘惟硕德元勋世胄,可使。’……帝大喜,赐御衣,锡燕以
即扜罙国。国都在宁弥城 (今新疆于田县北克里雅河东岸)。《后汉书·西域传》: 灵帝熹平四年 (175), “于窴王安国攻拘弥, 大破之, 杀其王,死者甚众,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各发兵辅立拘弥侍子定兴为王
泛指长江以北。古代一般指唐淮南道、宋淮南路地,辖境较广。近代则多专指今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地区名。泛指长江以北。唐、宋时一般用指江淮之间淮南道、淮南路地。明时又有泛指长江以北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者。王士性
清宣统三年(1911)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西藏江达县东北同普。后属西康川边道,改设江达宗。古旧县名。原为德格土司地方,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土归流设同普县,治同普(今西藏江达县东北同普)。原属川
①在今内蒙古多伦县及河北围场县一带。《资治通鉴》:东晋建元二年(十六国后赵建武十年,344),“及燕人伐逸豆归,赵王(石)虎使右将军白胜、并州刺史王霸自甘松出救之”。胡注:“甘松在濡源之东,突门岭之西
唐南诏前期置,治所在开南城(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一里开南)。辖境东抵哀牢山,西至澜沧江,约当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往南直至境外。南诏后期废入银生节度。公元8世纪中南诏阁罗凤置,驻开南城(今云南景